中国饭碗防汛演练那一场花事答案花儿朵朵
第15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下一版  
中国饭碗
防汛演练
那一场花事
答案
花儿朵朵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5 月 12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中国饭碗

钟芳

  作家陈启文的报告文学《中国饭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22年3月),以朴实酣畅的笔墨,深情回溯新中国70年粮食发展史,浓墨重彩地讲述了中国人民以科技为先导,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再到“吃得好”的伟大转变。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生、“矮败小麦之父”刘秉华、“中国杂交玉米之父”吴绍骙、“杂交大豆之父”孙寰等一大批农业科技专家,为了粮食的稳产高产,不遗余力地奋战在育种战线上。还有从西北到中原,从湖广到江西的种粮大户们,用科学种田,生动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这些感人肺腑的人物和事例,不仅生动映射出中国农业激昂发展的历程,而且,还有力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解决十四亿中国人粮食安全问题的责任和担当,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激扬奋进的时代精神。

  “民以食为天”。从“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动力在政策”等关键点逐一切入,揭示了共和国粮食之路的苦难与辉煌,书写了中国人为解决粮食问题所展现出的智慧和勇气。作者以宏大旨趣,不仅从《山海经》、“填仓节”这些丰富的史料和民俗中追溯中华源远流长的农耕史,而且还把探访的足迹深入大江南北,从不同视角采访了种粮农民、科技工作者、粮食销售商、粮库护粮员等群体,以期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深入探究中华民族是通过何种努力最终实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人手中这一夙愿的。自上古神农和炎帝开农业之先以来,逐步摸清了作物生长的规律,掌握了农事技巧,发明了二十四节气,并自觉用于指导农业生产。也产生了像《论积贮疏》《齐民要术》这类重要著述,强化了国人对粮食重要性的认识。

  《中国饭碗》聚焦中国农业发展的面面观。讲述农业科学家和种田达人为振兴农业生产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如赵洪璋等科学家孜孜不倦开展小麦育种的故事,既震撼心灵,又给人以精神启迪。如今,已经实现了从大型机械,到精准数字农业、智慧农业的巨大跨越。我们的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主粮作物,已经培育出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领先水平的优良品种,从而在源头上确保了整个国家的粮食安全。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