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洞穴里的博物馆展现不屈的民族精神重庆将从五方面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车灯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洞穴里的博物馆展现不屈的民族精神
重庆将从五方面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车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将从五方面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

  本报讯 (记者 胡倩)近日,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文化强市,全面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

  《规划》显示,“十四五”期间,重庆将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加快建设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构建“一区两群”旅游发展格局、实施旅游精品工程等方面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其中,在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方面,《规划》提出了五个发力方向。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编制发布《重庆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推进红岩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工程建设,实施革命旧址保护修缮和馆藏革命文物保护修复五年行动计划,开展馆藏革命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建好用好教育基地。

  加强考古发掘与研究。实施考古发掘重大项目,推动后续三峡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进程,重点推进万州天生城等考古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建设,推进钓鱼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大遗址项目申报工作,强化考古科技支撑,建设重庆科技考古实验室。

  加强博物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龙头、等级博物馆为骨干、国有博物馆为主体、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的重庆博物馆体系,不断丰富提升历史、革命、抗战、工业、自然“五大博物馆群”的内涵品质,大力推动区县博物馆建设,支持特色专题展馆建设,实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工程,加强数字博物馆建设。

  加强文物保护与利用。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加强主城都市区“两江四岸”文物保护利用,加强三峡文物保护利用,建设重庆开埠遗址公园,实施“重庆院子”古建筑示范项目,加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传统风貌区及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集中成片保护力度。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开展非遗资源调查,稳步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研培计划,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计划、戏曲振兴工程、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推进传统工艺工作站、非遗就业工坊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