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富场,五里长,瓷窑里,烧酒坊,泥精壶壶排成行”“前山石,后山炭,中间泥巴烧陶罐”……这些流传数百年的民谣,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昔日荣昌区安富镇烧制陶器的盛况。
近日,荣昌陶文化创新研究与艺术创作示范基地暨吉芬窑挂牌仪式在荣昌区安富街道举行。荣昌陶作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已有千年历史。荣昌陶器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荣昌以陶产业为内生基石、文创为强劲动力,开辟陶产业、陶文化和陶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将安富老街打造成了一座特色小镇——安陶小镇,孵化出了陶宝古街、陶宝古驿道、陶宝巷子、陶博物馆等项目,使荣昌陶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安陶小镇
陶宝巷子陶艺精
位于荣昌区安富街道的安陶小镇,其前身为“安富镇”,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距今逾300年。现在的安陶小镇是在原址基础上复建而成的,并于2017年开街。
安陶小镇的整体布局为“古街水巷”,除长达438米的陶宝古街外,还打造了长1.1公里、宽数十米的塔水河,巧妙利用水沟和水渠,将水巷隔成单个的苑子,总共占地面积约170亩。
小镇的大门设计十分奇特,是由高18米的特大型泡菜坛造型与“阶梯窑”造型的外墙组成。
徜徉在总长度近两公里的老街上,明清建筑和巴渝民居分列道旁,呈现出成渝本地与湖广各地多种建筑风格的融合,展现了安富老街2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时期各地移民汇聚、各地文化交融的情形。沿鸦屿河沿线建设的陶宝巷子,位于陶宝古街北侧亩,打造了许多古院落式的陶艺大师园,以及展示茶艺、美景、美食的主题街区,是构成安陶小镇的重要景区。
荣昌陶博物馆
三千件文物展现技艺与传承
荣昌陶博物馆是国家AAA级景区,是集中展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荣昌陶”的重要平台,集收藏、展示、交流、体验、互动、科普以及研发、制作、销售等于一体,也是全国唯一展示“荣昌陶”文物和精品的专业性博物馆。
荣昌陶博物馆总占地近1万平方米,其中核心区4000余平方米。以“传承·发展·创新”为展示主题,馆内设有荣昌陶器历史文物、生产场景模拟、陶器发展简史、陶艺精品展示、休闲文化长廊、陶艺制作体验、大师工作室、研发中心、陶器加工及烧制等主题展厅。
馆内收藏有近3000件自汉代以来的“荣昌陶”文物和精品,其中常年展出1000多件,真实、全面地反映了“荣昌陶”的技艺传承和发展成果。
荣昌陶文化
中国四大名陶
荣昌陶距今2000多年历史,它源起于汉、发展于宋、盛行于明清,与江苏宜兴紫砂陶、广西钦州陶、云南建水陶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陶。
荣昌陶有一个最优质的条件就是陶泥矿,荣昌陶土资源丰富,荣昌陶泥的黏性与可塑性强,烧制的容器即使没有上釉,却有不渗漏、保鲜好等特点。
因此,由这种独特的紫砂类红、白陶土烧制而成的“安陶”,享有“红如枣、薄如纸、亮如镜、声如磬”的美誉,既可以制成两吨的陶器,也可以做拇指大的小物件。
早在汉代荣昌陶就已开始较大规模生产,最鼎盛时期年产量达900多万件。然而20世纪末,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荣昌陶器传统制作技艺受到巨大冲击。
文化要传承才能得以发展。近年来,荣昌区非常重视陶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手抓文旅融合,一手抓陶瓷工业发展,成功获批建设重庆市唯一的陶瓷产业园,重点打造荣昌“陶品牌”。
(本报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