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沉淀 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南川:提升“冰雪+”经济增长点新年画《闹春图》入选北京冬奥会主视觉文化形象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年沉淀 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
南川:提升“冰雪+”经济增长点
新年画《闹春图》入选北京冬奥会主视觉文化形象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卡重庆美景
涞滩古镇:
百年沉淀 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

    明清民居。本组照片由通讯员 吴雨 摄

    摩崖造像群。

  涞滩古镇位于合川区,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首批“中国最美的村镇”、全国第二批特色小镇。

  涞滩古镇集古寨、古庙、古佛于一体,古镇上明清民居错落有致,老街小巷古朴典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重庆唯一保存完好的古瓮城

  涞滩古镇以涞滩瓮城为入口,斑驳的城墙上有清代题刻“众志成城”四个大字。瓮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可加强城堡或关隘的防守,而在城门外(亦有在城门内侧的特例)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属于古代城市城墙的一部分。

  涞滩古镇所处的鹫峰山三面为悬崖绝壁,一面则是渠江,整座古镇依山而建,易守难攻。清嘉庆年间,涞滩人为抵御匪患和战乱,以条石砌筑成寨墙将场镇围住。古城墙上原有三道寨门,唯有西寨门外地势相对开阔,是古镇的主要交通出口,也因此成为古时涞滩的防御“软肋”,于是同治年间,涞滩人在西寨门外增修了瓮城为古镇“加防”。

  涞滩瓮城是目前重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军事防御性堡垒建筑,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瓮城城墙上有寨楼,城内有四个藏兵洞。藏兵洞既可储藏兵器也可埋伏官兵,作战时只需将敌军放进瓮城,藏兵洞内的伏兵便可和城墙上的士兵配合作战,“瓮中捉鳖”歼灭敌军。

  如今的瓮城城墙上已是老树盘根错节,城墙下小镇居民们日复一日地穿梭往返于城门内外,藏兵洞也已成为居民们休闲娱乐、小贩贩卖商品的场所,不用再抵抗金戈铁马的瓮城,换了一种方式驻守着古镇的一方宁静。  

  400余间极富韵味的明清民居

  穿过瓮城便进入了涞滩古镇内部,200余米的青石小巷在眼前蜿蜒铺开,放眼望去,400余间古色古香的明清民居高低错落地分列在老街两旁。因紧邻着渠江,清咸丰年间,借舟楫之利,涞滩古镇曾是通往川北交通要道的著名水码头,商贾云集,街市兴旺。

  如今的古镇,虽然不复往日繁华,但那股子热闹劲儿依旧:小饭馆里飘荡着涞滩阴米粥和豆花饭的清香,老茶馆里人们喝着盖碗茶谈天说地,挑着渠江鱼的小贩沿街叫卖着,而那些悬挂在食肆和杂货铺前的老腊肉则像一面面金黄透亮的旗帜,骄傲地宣告着店家的手艺,看得人食指大动。狭窄弯曲的小巷石街,休闲的当地居民喝茶聊天,路边的小猫小狗慵懒地躺在石板路上,到处是祥和与宁静的气象,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

  腊肉是古镇的特产,几乎家家户户的门头上都挂着腊肉。据说当地有一个传统,每年腊月时谁家门口挂的腊肉大,谁家的面子就大,腊肉文化也就成了这个古镇的特色,炒腊肉是到涞滩不容错过的美食。

  我国石刻艺术第三个高潮的典型代表摩崖造像群

  沿着古镇再往里走,还有一个著名的景点,这就是涞滩二佛寺。二佛寺始建于唐朝,是全国最大的禅宗道场之一,分上、下两殿,占地9150平方米,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位于二佛寺下殿的摩崖造像石刻堪称一绝,总计有42龛窟,1700余尊造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佛教禅宗造像集聚点。

  其中,二佛寺摩崖造像群的主佛像释迦牟尼佛通高12.5米,据明代《重建鹫峰禅寺碑记》记载“全蜀大佛有三,宕渠涞滩镇曰鹫峰,盖其二也”,因它的规模仅小于乐山大佛,故寺庙得名“二佛寺”。

  主佛像的上下左右分别雕刻了大量神态各异的菩萨、罗汉、僧人石像,整座佛像依岩镌凿,宝相庄严,气度不凡,是唐宋时期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我国石刻艺术第三个高潮的典型代表。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