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稻草扎成的千年非遗舞白帝城石柱广寒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稻草扎成的千年非遗舞
白帝城
石柱广寒宫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礼让草把龙:
稻草扎成的千年非遗舞

    人们正在舞动草把龙。(礼让镇川西村村委会供图)

  本是田中草,农家巧做龙。礼让草把龙起源于梁平区礼让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从最初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到后来演变成一种富含农耕文明的民俗文娱活动,在广袤的都梁大地上舞动了一年又一年,并延续至今。2009年,礼让草把龙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传说

  为解旱灾舞龙祈雨

  相传,梁平境内历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千多年前却连续几年夏季干旱无雨,田地开裂,河水断流,庄稼颗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为了祈求上天水龙王降下大雨,百姓用稻草扎成草把龙,在农历四月初八这天请来了道士设坛祈雨。突然,烈日退去,乌云四起,一条形似草把的水龙随即腾空而起,草龙翻滚一阵之后,一头扎进了礼让川西河坝,融入滚滚洪流之中。

  人们随着祈雨队伍浩浩荡荡向着草把龙腾飞的方向来到现在的礼让镇西山脚下(现在的河川村)时,发现两个上下间距不足5米左右的奇怪洞口,下面的洞口正喷出清清泉水,好像一条卧龙在这里呼风唤雨。于是,众百姓喜出望外,纷纷前来取水。

  从此,这一具有巴渝民间民俗文化的礼让草把龙在梁平区礼让镇诞生了。  

  制作

  整条龙全由稻草捆扎而成

  梁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贺志灿介绍道,礼让草把龙的制作颇有讲究,整条龙全由稻草捆扎而成,龙身的每一节像是一个个草把,特别是龙头和龙尾不用其他材料做骨架,全用稻草捆扎,因此而得名。

  常见的草把龙有9节、11节、13节、15节不等,除龙头龙尾外每一节的直径都在30厘米至50厘米左右,长度在40厘米至60厘米左右,每一节用四根等距麻绳相连。龙头、龙尾以及龙身每一节的腹部均固定一根竹棍作把,供表演者掌握、玩舞,把长一般1.5米。

  把龙的表演形式多样,有顺盘龙、反盘龙、龙咬尾、八字形、排山倒海等,舞师由控制龙头、龙身、龙尾、龙珠的11人组成,均赤膊上阵。舞龙时,顶着龙身的竹竿需灵活掌控,对舞师臂膀的力量要求比较高,“龙头一定要高高在上,决不能低下头。”贺志灿说,“精力拿出来,气魄舞出来,才能把草把龙舞‘活’。”

  草把龙舞时锣鼓齐鸣,唢呐高奏,鞭炮震耳,烟雾、水气形成梦幻情景,让人流连忘返。“龙”到之处,围观者泼水,舞师一身透湿,畅快淋漓,趣味无穷。

  传承

  非遗保护的源头活水

  礼让草把龙是人们祈求风调雨顺、保一方平安,寄托美好愿望创造的形象,这一具有梁平民俗特色的文化瑰宝既具有中国龙舞的共同价值,又有着不可估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合力和凝聚力,表现出龙的传人——中华民族奋发向上、腾飞进取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情怀。

  随着时代的变迁,礼让草把龙逐渐由单纯的祈雨发展为现在广大群众喜庆丰收、欢度节日必不可少的民俗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传承才是非遗保护的源头活水,为了保护草把龙,贺志灿成立了草把龙传承基地,精心培养接班人。他还把草把龙带进了校园,并于每周二到礼让镇初级中学进行草把龙非遗传承授课,让更多人了解认识草把龙。目前,已有上万名学生学习、表演草把龙,相信这项非遗文化也会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