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狮舞是重庆彭水民间独具特色的舞蹈与体育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已有约150年历史,在当地颇有影响。2011年,高台狮舞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表演者模仿狮子或者其他动物的动作,表演蹬黄冬儿、打羊角桩、鹞子翻叉、扯链盖拐、翻天印、黄龙缠腰、懒牛困塘、狗连裆、扯海趴狗、钻圈、高竿夺绣球、游走板凳等动作。表演时,一般由一人或者两人戴大头和尚、猪八戒等面具,手持绣球、钉耙等道具,在“狮子”面前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挑逗“狮子”。
彭水的狮舞可以分为地面狮舞和高台狮舞两种。地面狮舞主要用于日常节日、生日、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等活动。搭台上架的高台狮舞则多用于重大节庆和比赛,表演时常常与地面狮舞连为一体,最核心的部分是空中表演,也是最具观赏性的部分。采用方桌搭台,最少7张,一般15张,多则24张,极限达到108张。
狮舞表演者身披长约2米的彩绘狮纹服饰,在导引师的引导下,踩着锣、大鼓、小鼓、钹、铰等响器伴奏节奏,从第一层开始,层层上升,直达最高层(称“一炷香”)。在“一炷香”上要进行玩狮子和各种动作的立桩表演,惊险刺激、难度大,那古朴滑稽、趣味浓郁的表演风格,更是深受人们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