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秀山县龙凤坝镇司城村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座座大棚整齐划一,十几名工人分工协作,划沟、播撒菌种、覆土……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三年前的司城村没有集体产业,也没有资金搞发展,大片的土地被荒废。“如今司城村的羊肚菌产业发展得这么好,‘张大胆’功不可没。”村支书陈奎兰说。
村里来了一位“大胆”干部
“张大胆”,本名叫张宏波。2018年,张宏波作为镇干部派驻到司城村,并担任驻村工作队队长。三年间,张宏波通过争取资金、项目,实施产业帮扶,改善硬化通村道路等,帮助全村73户村民脱贫。
“张大胆”是村民给张宏波起的外号。“大家认为我敢大胆想、大胆做吧。”张宏波说。
2018年前,张宏波用“大胆”的模式解决了凉水村资金和群众信任双难问题,大力发展产业富民。到司城村后,引来了羊肚菌产业项目,巧借东风,发展起了村集体经济羊肚菌项目。
发展产业 思想先行
张宏波说,第一解决思想,第二解决“本钱”,第三解决产业精准选择和市场应对。
初到司城村的张宏波发现,村里仅有200来亩中药材产业,由大户种植,发展得不是很好。同时,村里还存在大片的土地被撂荒的现象。
起初,张宏波打算由村民和村干部共同出资入股“购买”村里土地,统一调配使用,但老百姓都不买账。随即,张宏波便做起了村干部的思想工作,五位村干部,用积攒的8万多元,和老百姓签了6年合同,“购买”了村里集中连片的120亩撂荒土地。
一位外地客商准备在司城村开展“稻田蛙养殖”项目,因种种原因,该项目不幸夭折。但张宏波并没有气馁,仍积极寻找出路。
带动村民发展羊肚菌产业
通过张宏波以及村干部的诚恳争取,一家广东客商租赁了120亩土地发展羊肚菌。张宏波主动沟通,除了解决本村群众就业外,几名有能力的村民还进入公司参与管理。
“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和业务技术经验,将来好开拓自己的事业。”陈奎兰说,只有成立自己的集体经济组织才能真正富民、富村。
于是,张宏波以及村干部决定把羊肚菌基地选址在外来客商的羊肚菌基地旁,通过“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的方式,吸引村民入股发展羊肚菌产业。
“能不能赚到钱?”“前期需要投入好多钱?”当张宏波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时,村民们没有信心,不愿意冒险。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增强村民发展产业的信心,张宏波带领村干部、村民到基地实地考察,召开群众会,宣传羊肚菌种植模式,解释现金入股分红政策,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终于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当前,该村已有70多户村民入股。“现在不但放心,大家还以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把羊肚菌看作是自家的孩子。”张宏波说。
“我们的羊肚菌基地建起来了,群众增收的希望就有了。”张宏波介绍,今年司城村试种植的60余亩羊肚菌,预计明年2月,亩产300斤,现在市场上新鲜的羊肚菌可卖到60~80元每500克,羊肚菌干能卖到每500克900元,品质优良的价格甚至可以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