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王恩耀)云南省楚雄州南华中药材种植专业技术协会自2012年成立以来,以服务广大会员和农民群众,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为宗旨,积极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协会创新性提出“协会+公司+基地+专家站+互联网”五位一体高原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着力组建了中药材种植技术交流中心,创建了高原特色“药果种植模式科普示范基地”,在中药材基地套种冬桃、红雪桃、魔芋等,实现了中药材、水果优势互补。
近年来,在会长曹龙武的带动下,协会着力组建了种植技术信息交流群和科普志愿者服务团队,积极开展农村科普工作。协会每年有计划地投入专项科普经费,积极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中医学院、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合作,由协会出资聘请中药材种植方面的专家到各地区为种植农户免费举办科技培训班350多场次,参加培训达3万多人次。
在创建科普示范基地的过程中,协会积极与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农业院校合作,以科技为依托,大胆引进名特优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研发和试验、示范、推广,带动了楚雄州中药材产业发展。
协会还建立了中药材种源繁育及中药材种植技术科普示范培训基地300多亩,并与楚雄州境内10家合作社共建中药材种植科普示范培训基地10个,共500多亩,示范带动州内中药材种植户8000多户,推广种植红花、续断、桔梗、草乌、滇重楼、金铁锁、大天门冬、白芨、黄精等品种1.2万亩,其中在南华县境内推广种植红花6000余亩,在姚安县推广种植续断4000余亩,在南华县及其周边县推广种植大天门冬、桔梗、滇重楼、金铁锁、白芨等2000余亩。此外,协会还依托公司每年收购、销售中药材1500多吨,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