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陈长波:带领村民让桃坡椪柑走出去重庆微生物学会赴铜梁开展乡村振兴宣传转租启事财务询证函创新种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第09版: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陈长波:带领村民让桃坡椪柑走出去
重庆微生物学会赴铜梁开展乡村振兴宣传
转租启事
财务询证函
创新种植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长波:带领村民让桃坡椪柑走出去

通讯员 黄大荣

  正是橙黄蟹肥的季节,放眼望去,酉阳县小河镇桃坡村成片成片的椪柑林里,一棵棵椪柑树上硕果累累,一个个成熟饱满的椪柑压弯了枝头,黄澄澄的椪柑点缀在绿叶间,把桃坡村的丹霞美景衬托得更加迷人。

  近日,桃坡村的村民们正在椪柑基地里忙着采摘,不时传出一阵阵欢声笑语。“这些都是客人预订的,要发往外地。”小河镇桃坡村委副书记陈长波说,自从村集体经济将柑橘产业发展壮大,并实施品牌包装后,“桃坡椪柑”的名气也越来越响,慢慢“飞”向了山外。

  发掘本地优势资源

  酉阳县小河镇桃坡村境内群山各异,因为物竞天择,环境良好,桃坡生长出来的椪柑果大味甜,在当地颇有名气。

  可是,由于基础设施不完善,每逢椪柑成熟的季节,村民只能依靠人力背到集市上去卖。辛苦劳累不说,销售效果也不理想。看到辛苦劳累种植的椪柑要么贱卖,要么烂在地里,村民们心里挺不是滋味。加之后来品种老化,产量减少,味道也不如从前,无人打造、包装,慢慢地,大家就放弃了这一产业,椪柑林里茅草疯长。

  “我们还在到处寻找产业,椪柑不就是最好的产业吗?”如何让群众致富是陈长波思考得最多的问题,突然间,他有了答案。

  成立合作社打好品牌这张牌

  产品老化、没有名气、没有销路……虽然方向找准了,但一个个棘手的问题仍摆在陈长波的面前。

  没有好的产品就没有核心竞争力。为了重振桃坡椪柑产业,陈长波多次到外地考察学习取经,并请教农业专家,对桃坡椪柑进行了改良,同时,为了保证椪柑原生态无污染,他坚持施用农家肥。慢慢地,椪柑的产量增加了,甜丝丝的味道又回来了。

  对产品有了信心,陈长波成立了酉阳县丹土水果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桃坡椪柑”的商标。他利用各种机会向别人宣传桃坡椪柑:遇到县内县外开会,就免费将椪柑送给别人吃,遇到各种销售展销会,都积极报名参加。

  最终,陈长波的辛苦得到了回报,次年,他所种的5亩椪柑收获了5000多公斤,获利3万余元。

  带动村民种植600亩椪柑林

  尝到甜头后,陈长波开始动员村民群众重振椪柑产业。“你人年轻,能干,我们人老了,背不动也卖不出。”桃坡村贫困户庹茶英家中有5亩放弃管理的椪柑林,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且家中没有青壮劳力,更担心找不到销路,她想也没想就拒绝了陈长波的提议。

  其实,与庹茶英一样,大多数人最担心的就是椪柑的销路问题。为了解决群众的担忧,陈长波拍下胸脯给大家保证,由他来联系销路,且优先销售困难群众的椪柑。

  “以前都是自己背去卖,现在不用出户就有人上门来收购,坐在家里就有钱收。”庹茶英说。依靠椪柑的收入,庹茶英一家顺利脱了贫。

  在陈长波带动下,桃坡村的185户村民种植了椪柑600亩。接下来,陈长波表示将继续引进新品种进行试种,成功后再带领群众种植。他拟在全村发展椪柑1000余亩,同时,发展“采摘经济”,做大乡村旅游。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