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将至 话说古代版“暖手宝”镐京遗址发现西周时期排水管道重庆合川发现马门溪龙类恐龙化石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凛冬将至 话说古代版“暖手宝”
镐京遗址发现西周时期排水管道
重庆合川发现马门溪龙类恐龙化石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凛冬将至 话说古代版“暖手宝”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中的一月“寒夜寻梅”。

    清代陈枚《月曼清游图》中的十二月“踏雪寻诗”。

    清乾隆时期的画珐琅三阳开泰纹手炉,通高18厘米,炉身径19~16厘米,底径16~13 厘米。前、后两面绘有我国传统吉祥的装饰题材“三阳开泰”图。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代铜鎏金缠枝牡丹手炉,径11厘米,厚9.8厘米。铜鎏金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齐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金就附着在器物面不脱落的工艺,属于金属材质。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天寒地冻,最惬意的事情莫过于取暖。在没有暖气和空调的古代,聪慧的古人发明了在建筑物中固定取暖的火墙、室内外移动取暖的炭盆、写字时可为墨汁加热的“抄手端砚”,以及为饭菜保温的“瓷温碗”等取暖“神器”。但是日常应用较广、较常见的还是一种叫作手炉的器物。在《红楼梦》《甄嬛传》《琅琊榜》等文学与影视作品中,以及古画作和博物馆珍藏中,也时常闪现着手炉的身影,堪称古代版“暖手宝”。

  A 古代御寒神器“手炉”

  清代著名画家陈枚曾创作了一组名为《月曼清游图》的宫廷画,共有12开,以12个月每月的气候变化为背景,描绘了乾隆皇帝的嫔妃们一年12个月的深宫生活。

  在《月曼清游图》中可以看到,宫女们正随着各自的女主人在庭院内外进行各种游赏活动,主仆之间的关系颇为亲近。其仕女造型有别于唐代画家张萱和周昉笔下的丰满嫔妃形象,人物显得体态修长,清瘦婀娜,比例更加匀称、动作更加自然、衣纹线条流畅。画作之中的楼台建筑甚至借鉴了新潮的西洋焦点透视法画法,使传统二维画面更具空间效果,充满立体感。

  其中一月“寒夜寻梅”图描绘了正月里的上元节之夜,华灯溢彩,银月似盘,梅花绽放,宫中贵妇们结伴前去赏梅的场景。十二月的“踏雪寻诗”图,描绘了腊月中天寒地冻,贵妇们聚于温暖的厅堂中,一边烹茶,一边观雪,吟诗作乐,忽而有女伴裘衣貂帽,踏雪携友前来助兴。这两幅画作中披着貂皮斗篷、雍容华贵、姿态优雅的贵妇们,手中拿着的,半藏在袖中的“小坛子”状器物,便是取暖用的手炉。

  B 手炉的前世今生

  作为古代冬季取暖的小工具,手炉虽然历史悠久,但起源说法不一。

  一种说法是手炉源于春秋时的楚国。古楚国气候偏潮湿,楚人于是将香草放入带孔的熏炉中焚烧散气,手炉由此而来。另一种说法则是源于隋代。隋炀帝南巡到江苏时,天气寒冷,当地县官让铜匠做了一只小铜炉,内置火炭,献给炀帝取暖。但在更普遍的说法中,手炉是漫长的历史中由火炭盆逐渐发展演变而来。

  唐朝时期,手炉多为官宦富贵人家的用物,价格高昂,普通老百姓承受不起。因为只供“高端市场”,那时的手炉制作工艺就已达到相当的高度,不但雕刻精美,铜的冶炼技术也日渐纯熟。到了宋朝,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本的奢侈品手炉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到明朝中后期,手炉工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制炉工艺明显再度提高,材质精良多样。不只使用紫红铜、红铜、黄铜等材质,还出现了景泰蓝瓷器、描金漆、铜鎏金、玉等材质。形状也有八角形、圆形、方形、腰形、花篮形、南瓜形等,十分精美华丽。

  C 烧炭的手炉为何不会烫

  手炉通过烧炭取暖,可以说是一种小型移动式火盆,由炉身、炉底、炉盖(炉罩)、提梁(提柄)组成。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笼进宽大的袖笼内,所以又叫“捧炉”或“袖炉”。同时,因其炉内装有炭火,故也称“火笼”。为什么里面烧着炭,手炉却只是暖手而不烫手呢?

  多数手炉的通高不过18厘米,长15厘米、宽10厘米左右,看着小小的,其实里面的结构另有玄机,分为外壳和内胆两层。在漆器、铜器、珐琅等精美外壳内,还有铜制的内胆。内胆多架于外壳口沿之内,方便燃炭。上面的盖子则是镂空的,便于通风换气。通过内外两层的空气传导,手炉就暖而不烫了。

  手炉用的炭,也有许多讲究。比如红箩炭,是由易州所产硬木烧制而成。坚硬耐烧、灰白不爆,还可根据需要随意锯截成段,很适于手炉。有时候还会在炭里面加一些香料,既暖手又熏香。在宋朝设立的香药局中,已有专门的手炉炭饼售卖。当然,为了避免烫手,还有专门的铜筷子用于夹炭和拨炭灰。

  值得一提的是,在手炉各项工艺中,炉盖的工艺尤其精美。作为散热区,炉盖须采用镂空雕刻。但哪怕是铜制手炉,工匠也不用传统的镶嵌和焊接工艺,只使用榔头一点一点敲击出来。镂空的花纹有五蝶捧寿、梅兰竹菊、喜鹊绕梅等,跟炉身的福禄寿喜、花鸟虫鱼、人物山水等花纹相得益彰,极富观赏性和艺术价值。因此,尽管手炉逐渐失去了使用价值,但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收藏爱好者喜爱的艺术品。在故宫博物院的珍藏中就有不少精美的手炉文物。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