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唐洪:“蜂”生水起酿出“致富蜜”水稻会开花吗大足:中医“联姻”芳香 助推乡村振兴百姓增收
第09版:科技服务·乡村振兴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唐洪:“蜂”生水起酿出“致富蜜”
水稻会开花吗
大足:中医“联姻”芳香 助推乡村振兴百姓增收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1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洪:“蜂”生水起酿出“致富蜜”

■ 李崎君

  近日,在南川区头渡镇柏枝村4组,唐洪正在蜂场取蜜,他小心翼翼地把蜂脾放进桶内,由慢到快摇动。“每年只取一次蜜,所以蜂蜜的品质非常好,黏稠度非常高。”对于蜂蜜的品质,他颇为自信。

  学习十余年开拓创业路

  别看唐洪现在对选何种蜂、如何养蜂、何时取蜜的整个过程一清二楚,甚至看一眼巢脾就能知道这一箱蜂蜜的产量,殊不知,他从一无所知到无所不知花了十余年。

  当年选择返乡创业养殖中蜂,唐洪通过书中学到的知识,慢慢地学会了如何选取具有耐寒、高产、强群、抗病力强等特质的优良蜂种,掌握了饲养管理技术、人工育王技术、蜜蜂病虫害防控技术和绿色蜂产品生产等技术。唐洪说,遇到困难他没有想过放弃,他想的是查明原因、解决问题,所以他到处寻找、翻阅很多关于中蜂养殖的书籍,总算解决了病蜂的问题。

  2013年,头渡镇政府组织蜂农外出学习,唐洪非常珍惜这次培训机会,不仅抓住了有限的时间了解了相关的养殖技术,还通过培训结识了更多的养蜂人和养蜂专家。培训回来后,唐洪还常常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和同行相互探讨养蜂技术,向专家请教相关知识。

  经过多年的发展,加之掌握了养殖技术,如今唐洪的收入已经不仅仅依靠卖蜜,他还培育蜂种增收,仅2020年,他就出售了400余群蜂种。

  热心助邻传播养殖技术

  养蜂十多年,唐洪也成了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专家”。除了照料自家的蜂场,唐洪还不忘关心邻里养蜂人的情况。

  “今年的蜜怎么样?一箱能收多少斤?”“不太理想,可能只有5斤左右。”在得知同村蜂农李兴海收成较低后,唐洪立即去了李兴海的蜂场。

  “巢脾间距要稍微加大一些,太小了有蜜都会流出去,肯定就会影响产量。”在查看蜂箱的过程中,唐洪发现,李兴海蜂箱中的巢脾间距小了,会影响蜂蜜的浓度和产量,当即给了他一些设置巢脾间距、分蜂和清脾的建议。

  李兴海养蜂已有6年,曾经他的中蜂患了囊状幼虫病,李兴海一度想放弃养蜂,唐洪知道后,给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还帮他剔除了病蜂,留下了最后一群“独苗”。依靠这群“独苗”,现在李兴海已经有了30多群中蜂,仅靠蜂蜜就能增收2万元左右。“当初要不是唐洪帮我,我现在就不会养殖中蜂了,是他帮助我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的。”李兴海说。

  抱团发展成立合作社

  在唐洪家旁边,一栋新建的楼房主体已经完工。“传统的包装技术已经落后了,费时费力不说,还没有那么卫生。”唐洪说,明年他打算引进一条从过滤、洗瓶、烘干到完成包装的生产加工线,这样不仅能节约人工成本,还能让产业更加标准化。

  唐洪深知,抱团发展才能共同致富,如今他发起成立的珙桐林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已从最初的5户发展到现在的64户。规模化以后,他更加注重加强中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市场销售等培训,同时不断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也为社员提供咨询服务,与他们进行技术交流,提高蜜蜂养殖品质和产量。

  除了发展合作社,在担任南川区养蜂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后,针对蜂蜜品质参差不齐的现状,唐洪希望未来能够整合行业资源,提升行业标准,提高蜂蜜品质,通过养蜂人的共同努力,打响南川蜂蜜的名气,形成南川蜂蜜自有品牌。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