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日前,2021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重庆赛区)暨第四届重庆市创新方法大赛决赛在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落幕,经过两天的角逐,最终产生特等奖8项、一等奖25项、二等奖43项、三等奖78项,以及创新方法教学优秀奖4项。其中5项企业优秀获奖作品将代表重庆企业参加11月下旬在天津举办的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全国总决赛。
本次大赛(重庆赛区)由市科协、市科技局、市总工会、重科院主办,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市科协科技服务中心、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创新方法研究会承办。经企业和高校内部选拔推荐,共有357项作品报名参赛,参赛项目创历史新高。
经过评审,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优化构型的高密度沉淀池”、重庆德普电气有限公司“提高配网不停电作业线夹的方便可靠性”、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提升转底炉金属化球团冷却质量”、重庆交通大学“基于TRIZ理论的除锈喷漆机器人”、重庆三峡学院“基于TRIZ理论的智能中药柜”、重庆三峡学院“基于TRIZ理论的光纤可视切割方案”、重庆大学“改良气泵式按压瓶”、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葛根类中药材去皮机”8项作品获得特等奖。
据悉,我市自2009年开展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工作以来,通过宣传推广、人才培训、试点示范、咨询服务等,在创新方法推广应用方面已取得良好成效。目前,我市已有获得认证的创新培训师41名、创新咨询师35名,通过举办技术骨干培训班,培养创新方法应用型人才3175人次,获得认证的创新工程师365名。中冶赛迪、德普电气等51家企业开展了创新方法试点示范工作,并建立了企业核心应用团队。企业通过创新方法应用解决各种技术难题665项,申请专利575项,其中发明专利335项,有力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