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登平)乡村振兴,其目的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今年以来,重庆市南川区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和“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理念,把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扩大产业规模,强化产业升级,为乡村振兴全力推进再发力。
打造大观原点,提升旅游品牌。进一步打造和构建大南川农、文、旅融合发展,大观原点尤为重要。打造大观原点项目要突出有特色,有原乡文化、农耕文化,创新大观园乡村旅游升级版。据了解,大观原点是重庆生态大观园的门户,占地200亩,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涵盖游客中心、特色商业街、乡野民宿、精品酒店等,是重庆乡村振兴的示范标杆,更是南川全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互动的强力引擎。
打造大观原点,必须保持原生态,塑造内观青山、外观花海的景观新格局,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为元素,培植“生态旅游、原乡体验、产业观摩、乡野寻趣”4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将黎香湖、梅花园、川军血战到底、蓝莓基地、长城茶业等景点串珠成线。延伸乡村旅游产业链,发展研学旅行、农事体验等,大观原点有12个主题花园、60间主题民宿,配套布局风物集、商业街、图书馆、咖啡厅、乡村艺术展等,形成了极具原乡特色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购物体系。
大观原点,是南川区着力打造的乡村振兴共创集群。全区整合40余家种植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的130多个特色农产品并进行文创包装,将“特色土货”变身“文旅潮品”。大观原点项目建设为当地群众提供300多个就业岗位,周边农家乐78家提供就业400多人,农民人均年增收约2万元。
打造农业新标杆,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稻、渔共生产业示范基地。核心是让农民增加收入。南川区的做法是“产业联姻带动,利益结盟惠农”,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该区鸣玉镇中心社区向家沟就走出了农、经、旅、融合发展的新步伐。以水稻种植、鱼虾共养的多个水产品和“1+N”高效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发展。据了解,该项目从今年3月启动以来,投资300万元,建设示范基地400多亩,利用科技手段,在农田里种上水稻,养两季鱼,实现了一田多收、一田多用。预计今年该目标实现收益400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