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市动物园科技教育科成员们正在向市民进行动物科普。(受访者供图) |
团队名片>>>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科技教育科立足本职、勇于创新,始终致力于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在近三年开展特色保护教育项目共80余个、活动近500场次,惠及公众近1000万人次,在推进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事业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各类珍稀动植物繁衍生息,国宝大熊猫成为走出国门的常客,濒临绝迹的华南虎在这里得到发展壮大……重庆动物园内的这些缩影除了离不开饲养员的悉心照料,还和动物园的另一支队伍息息相关,这支队伍就是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科技教育科。
重庆市动物园管理处科技教育科(以下简称“科技教育科”)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到如今已发展为拥有专职科普人员9名,涵盖野生动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科学教育、宣传推广、信息管理等专业人才,拥有注册科普志愿者126名的团队。同时建立了“科普体验中心”“科普教室”“青少年活动中心”专用科普阵地3个,科普宣传栏等科普基础设施300余个,为科普能力提升和丰富公众科普体验添上了“双翼”。
作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技教育科利用丰富的动物资源,聚焦本土珍稀动物,结合野生动物保护教育不断推陈出新,每到节假日、动物主题日、科技活动周等特殊时间节点,科技教育科就会开发新“玩点”,“我为熊猫栽竹子”便是其在每年植树节前后开展的知名品牌活动。该活动通过熊猫科普讲堂、探访熊猫馆、饲养员体验、到大熊猫“爱心林”种植场等环节,寓教于乐,丰富公众对大熊猫的食性习惯等知识的了解,提高了公众对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除了园内开展活动,他们还将科普知识带进校园和基层,参与了“科普班车进区县”“科普大篷车渝州行”“全国科普日活动”等主题活动,全方位地拓深拓宽了科普教育的社会影响。
科技教育科还利用新闻媒体和官方微信、微博、网站等媒介的宣传方式普惠公众,实现了线上线下的科普宣传联动。发布的“大熊猫双胞胎幼仔首次亮相”“动物园的正确打开方式”“白虎首次繁殖并成活”等内容,举办的“重庆大熊猫‘双重喜庆’半岁”“大熊猫‘新星’38岁生日会”等活动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CCTV1《新闻联播》、CCTV2《第一时间》、CCTV4《今日环球》、CCTV13《朝闻天下》等央视栏目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媒体广泛宣传,公众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意识不断增强。
为提升团队科普能力及效果,科技教育科持续开展科普项目研究及科普创作,硕果累累。近年来,顺利完成科普课题《重庆动物园科普信息平台建设》《重庆动物园鸟类科普讲解模式探索与应用》《大熊猫科普讲解室的建立》等研究。主持撰写的科普图书《探秘动物园》被市科技局评为2017年全市优秀科普图书。科普课本剧《醒来》获得市科技局颁发的“剧本创作入围奖”。科普宣传片《华南虎在重庆》《天空的精灵》《重庆动物园大熊猫“双重喜庆”半岁成长记》等也受到了游客朋友的一致好评。
重庆动物园科技教育科成立30余年来,全心致力于公众教育科普工作,科普教育成绩突出。面对新时代科学技术普及中的挑战,其团队成员始终不忘初心,在推进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保护科普事业中做出实际行动,贡献一己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