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邹孔笛给孩子们讲故事。重庆日报记者 卢越 摄 |
因不小心摔了一跤,4岁男孩嚎啕大哭,面对这样的情景,江北区新村幼儿园教师邹孔笛并没有将男孩抱起来,而是蹲下去,坚定地告诉男孩:“你是男子汉,要坚强,自己站起来吧,老师相信你可以!”这是9月9日发生在幼儿园操场上的一幕。
邹孔笛说,从小到大,自己从没想过,会成为一名幼教老师。
高考那年,他被学前教育专业录取。2015年,大学毕业后,22岁的邹孔笛正式入职江北区新村幼儿园。作为“国宝”级的男幼师,他第一天上班,就“尴尬值”飙升——“孩子们上厕所弄脏裤子,眼巴巴地等着我帮他们清理;哭闹个不停,要我轻言细语地安慰;最令我崩溃的是班上的小姑娘们,午睡后缠着我帮她们梳头、扎小辫……”邹孔笛说。
那段时间,他既不适应又有些迷茫。但“小鬼们”有种神奇的魔力,给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渐渐地,他没了当初的“尴尬”,不仅适应了这份工作,更在教学中悟出了不少心得。
为了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他养成了“蹲”的习惯,用心去倾听、关注孩子们。
邹孔笛在教学中会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策略。更重要的是,他还在教学中逐步体会到男幼师对培养幼儿的阳刚气质、独立自信和坚毅勇敢品质的独特优势。
在邹孔笛看来,自己就好像是家庭教育中“父亲”的那个角色,有的孩子犯了错误,不会因为看到孩子“可怜”,就轻易妥协心软;身体力行教会孩子自理、自主、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遇到挫折要坚强”“摔疼了自己站起来”……
“今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6个年头,我为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而感到幸福。”邹孔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