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荣昌区科技局:学党史 践初心 求实效航天育种 助推农作物品种改良喝酒脸红说明特别能喝?
第05版:科技创新·综合
上一版 下一版  
图片新闻
荣昌区科技局:学党史 践初心 求实效
航天育种 助推农作物品种改良
喝酒脸红说明特别能喝?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睛科技

航天育种 助推农作物品种改良

  2021年6月28日,搭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进驻空间站的除了3名航天员,还有兰花、黄精等一批种子,这些种子将一同参与太空试验。

  1987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开展水稻等农作物种子返回式卫星空间搭载。从那时起,先后送入太空的有水稻、玉米、小麦、红景天、铁皮石斛、五味子等种子,既有粮食作物种子、中草药种子,也有牧草种子、蔬菜种子、树木种子,至今已有34年。研究实践反复证明,航天搭载的空间诱变技术是创制农作物新种质,创建新基因和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途径。

  航天育种也称航天诱变育种或空间诱变育种,是通过返回式卫星等航天器将动植物微生物种质带到地外空间,诱导其发生突变和变异,返回后在地面选育成新品种的育种技术。专家介绍,航天诱变+选育技术,是以宇宙重离子辐射诱变为主的诱变,是现代的诱变源,结合成熟的传统物理化学诱变选育技术,有利于创制新种质选育新品种。

  截至2018年,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育出了42个省级和国家水稻品种。其中,2006年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规模最大,包含了粮、棉、油、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类2000余份约215公斤农作物种子和菌种。

  刘代荣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