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意:用坚守铸就人生华章
第06版:科技创新·人物
上一版 下一版  
张意:用坚守铸就人生华章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8 月 05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巡礼

张意:用坚守铸就人生华章

通讯员 蒋晶晶 实习记者 龙艳

    人物介绍

    张意,中共党员,一级注册建造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副总工兼技术中心主任。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会员,中国标准化协会施工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技专家,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专家库专家,重庆市绿色建筑、建筑产业现代化、轨道交通建设专家库专家等。专业领域为质量技术管理,重点聚焦质量管控和技术攻关,共发表论文40篇,获发明专利20项、实用新型专利86项,获省部级工法33项。主编地方标准9项,主编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教材《通用知识》《装配式建筑施工员》《构件制作工》《构件装配工》等,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工程建设科学技术奖等国家级奖6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建设成果创新奖等省部级奖10余项。

    张意(左三)带领团队进行技术攻坚,分析工程难点。

    张意在戈壁滩上和女儿观察顽强生存的骆驼刺。受访者供图

  “可能在大多数人眼里,施工企业的工作没什么科技含量,但越是传统行业,越是具有无限创新空间,这是我对工程行业的理解。”说这句话的人正是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最年轻的教授级高工、副总工兼技术中心主任——张意。

  重庆建工住宅建设有限公司是重庆第一批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施工企业,“十三五”期间5项核心技术被市住建委鉴定为国际先进技术,公司获2项重庆市科技进步奖,市级工法获奖数量、主编标准规范总数和国家专利授权总数稳居重庆市施工企业之首。张意说,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建筑行业是高危行业,用科技保障安全,用技术提高质量,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之路

  1981年,张意出生在江苏徐州一个小村庄。他是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重庆大学本科、硕士毕业,目前正在攻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小时候的张意是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搞得左邻右舍鸡飞狗跳,也总少不了挨揍。张意回忆道,那个时候的他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考试经常不及格,小学、初中从没得过奖状,更不要说当班干部了,中考的失败更是惹怒了父亲,被父亲用皮带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随后,父亲意识到,不能再放任他了。

  父亲为了让他体会劳动的艰辛,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张意说:“当时父亲把家里所有的地都甩给我了,干了好几个月,他一点都没帮我。”张意从小没干过什么农活,之前的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艰巨的一个任务。中考完的那个暑假,张意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忙碌,这时父亲总会在田埂上看着他。出一身汗,脱一层皮,张意才切实明白“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含义。

  高中刚入学时,张意是全班倒数第二名,从那时开始,父亲便一直陪着他。早上送他去读书,下晚自习回来给他加餐,此前,父亲喜欢下象棋、钓鱼,为了儿子,他放下了所有的爱好,张意在家学习,父亲就在客厅读书,父爱无言,情意拳拳,父亲总是以他独有的方式诠释着爱与责任。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张意改掉了以前不好的习惯,开始奋发图强,每学期都会上升十名左右,他希望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不辜负父母的良苦用心,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一辈子都很感谢我父亲,他身体不好,我读大学和工作远离家乡,没能尽到一个儿子的孝道,这是我终生的遗憾。”每次回忆起父亲,张意总是无限地思念,这一切也是他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心头挥之不去的隐痛。

  一次转型一次飞跃

  2004年,刚大学毕业的张意,来到重庆住建工作,从技术员做起,负责混凝土实验和材料研发工作,作为分公司唯一的大学生,张意很受领导的重视。每每提到刚参加工作的经历,张意总是心怀感激。当时,张意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患病,身体每况愈下,巨大的经济负担让张意的心理防线几近崩溃,这些对于23岁的张意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那会儿单位和领导对我帮助很大,所以我对企业很有感情。”就这样张意选择留在重庆住建,这一坚守就是17年,时常有其他公司向他抛出橄榄枝,但都被他婉拒了。

  2008年,张意的事业迎来了转机,他从分公司调到公司总部,从单一的混凝土材料技术管理,到综合性的施工质量技术管理,张意意识到自己缺乏施工经验,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主动申请到施工现场历练。领导对张意的主动请缨表示肯定,于是,张意有机会负责了蔡家安置房工程(一期),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方面工作。14栋建筑,14.6万平方米,近1000名工人,53个团队管理人员,这个体量很大的工程,对张意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质量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基础和命脉,蔡家安置房工程是民生工程,涉及大量拆迁安置,不能出现任何问题。最后蔡家安置房工程获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等荣誉,在业界树立了很好的口碑。

  目前,张意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科技攻关上,从质量技术管理到技术研发,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飞跃。基于之前施工一线工作的积累,形成了《超大面积混凝土地面施工期收缩控制施工工法》《高效减排桩基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科研成果。科技创新工作为公司每年荣获一个国家级工程奖奠定了基础,为提升公司品牌、加强精细化管理、增强盈利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有这么多技术攻关的思路。”张意说,“基于对施工现场的深入了解,基于行业发展存在的痛点,用心思考。”

  为提升人居环境,重庆市正多措并举推进城市更新改造,提高建筑品质、增加建筑美感,传承巴渝文化风貌,留住城市里的“乡愁”,让老旧城区成为宜居宜业宜游之地。但城市更新改造工程存在一些现实问题,现行新建工程标准很多不适用于当前的改造工程,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生活,迫切需要制定相适应的标准规范,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基于此,张意正在主编《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工业建筑民用化改造技术标准》等地方标准。

  诲人不倦 亦师亦友

  在团队合作中,张意不忘老领导的提携,以老领导为榜样,对团队成员倾囊相授,关心他们在工作上的进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张意随和的性格影响下,他的团队氛围融洽,大家在正式场合喊他“老师”,公司开会喊“张总”,团建聚餐喊“大哥”,各种称呼叠加在一起,在团队成员眼里,张意既是一位好领导,更是一位好伙伴。

  与此同时,张意也是重庆科技学院的兼职导师,每年会有1~2名研究生来到他们部门学习,协助开展科研工作。与学生分享经验,张意毫无保留,定期与研究生开交流会,在实践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在科研领域更上一层楼。“我在工作中很严格。”张意坦言,最开始带研究生的时候大家都有点怕他,相处久了发现张意工作中一丝不苟,生活中平易近人,反差很大,“工作之余,我会约他们一起玩,吃烧烤唱歌,像兄弟伙一样。”

  36岁时,张意评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是公司最年轻的教授级高工,在行业内也是屈指可数,有专家曾对他表示质疑,但了解了张意的工作经历后都逐渐表示充分认可。张意认为作为一名工程师除了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还应该把责任心放在首位,“我在工作中一直秉持着一个态度,干一行爱一行,不能说不喜欢就不好好干,这不仅仅是敷衍了工作也是敷衍了人生。”

  融新汇智 信息赋能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数字中国战略,“加快数字化发展”,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以新发展创造新辉煌。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建筑业必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据张意介绍,2020年12月,重庆住建率先开展行业数字建企,助推智能建造,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仅是转型升级的过程,也是系统打造、系统研发、系统应用的过程。企业生产规模持续攀升,传统的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阶段需求,张意表示,目前行业内的数字建企都属于研究摸索阶段,行业的发展必须靠智能的手段,提高管理的深度、精度,实现标准化管理,依靠智能设备更好保障质量安全。

  坚定推动建筑业数字化发展的决心,秉持实现行业全面转型升级的初心,作为重庆市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协会的一员,张意认为协会成立正当时,协会涵盖范围比较广,提供了一个多专业、多领域的大平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的跨界合作。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整合资源,引导大家一起攻坚克难,脚踏实地,为科研多做贡献。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作为拥有18年党龄的老党员,张意表示要为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多做贡献,这是作为技术人员的初心,也是党员干部的始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