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欧小宇(右)正在给学生上课。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
这几天,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教师欧小宇一直带着6名学生在重庆大学城集中培训,备战2021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
作为一名职教中心的计算机教师,近30年来,欧小宇坚守三尺讲台,将知识与技能传授给学生,引导他们成长成材。
今年4月,欧小宇终于圆了多年的梦,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
找准薄弱环节因材施教
1994年,欧小宇从达州师范专科学校毕业后,便成为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一名计算机教师。
中职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中,欧小宇很快发现,计算机教学最大的难点便在于将枯燥的知识点讲通、讲透,让学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活学活用。
“教学关键在于因材施教。”欧小宇告诉记者。
学生兰明强很喜欢编程,可英语不太好,书写代码经常会“卡壳”,欧小宇就带着他一起学习英语。在这一过程中,欧小宇又发现兰明强英语拼读不过关,对新单词总是死记硬背,很快又忘了。
于是,欧小宇为他编制了学习计划,教他重新学习字母发音、单词拼读。很快,兰明强找到了方法,会根据读音记忆英语单词,单词量提升了,写起代码来也得心应手。
“初中基础不牢固,为后续学习带来困难,中职生这样的情况非常普遍。”基于此,欧小宇总结了“讲、问、做”三步法,即每个知识点的传授,先由她讲解,再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对重难点进行梳理,最后引导学生动手练习,将课堂知识转变为实际能力,效果不错。
这几年,欧小宇培养的学生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不断斩获奖项,在中职学生对口升学考试中名列全市前茅。
理解和尊重是她与学生沟通的法宝
从大学时代到走上工作岗位,欧小宇发现身边好多优秀的同学、同事、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共产党员。
“渐渐的,我有了入党的念头,又担心自己不够格。”她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合格的党员教师,不仅是在教学上要有所突破,还要全方面做好各项工作。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爱学生。
欧小宇长期担任班主任,她告诉自己,对学生,一定要做到以情育人、以情化人。
小芳(化名)是欧小宇教过的一位贫困学生,母亲难产去世,父亲在务工时受伤致残,小芳从小就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刚进校时,小芳性格内向,不太合群,上课时也总爱走神。欧小宇总是主动与她交流、谈心,鼓励她好好学习,别让爷爷奶奶操心。平时上课,欧小宇还会特意抽她回答问题,给她更多鼓励和关注。
由此,两人的距离逐渐拉近,小芳有什么心事,都会向欧小宇倾诉。在她眼里,欧老师就像母亲一样温柔可亲,她也逐渐变得开朗、自信。
去年,小芳考上了理想的本科院校。她说,想和欧小宇一样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
“最好的教育就是爱的教育,理解和尊重是我与学生沟通的法宝。”欧小宇告诉记者。
执教30年来,欧小宇所带领的班级,几乎年年被学校评为优秀班集体。
做好“传帮带”助力青年教师成长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欧小宇多次被评为市级、县级优秀教研组组长,重庆市计算机学科名师,市级骨干教师,重庆市优秀班主任等。
作为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科带头人,她还在繁忙的工作中抽出时间,发挥“传帮带”作用,做好年轻老师的培训指导工作。
2017年,垫江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了欧小宇名师工作室,通过分享经验、随堂指导等方式,提升年轻教师业务水平。
4年前,年轻老师彭芬加入名师工作室时,教学经验欠缺,几堂课下来,还有学生连最基本的知识点也没听明白。在欧小宇的指导下,彭芬不断调整教学方法,一学期下来,教学成效显著,不少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好成绩。
欧小宇经常深入课堂,对教学工作提出指导建议,同时潜心投入课题研究,带动了一大批像彭芬一样的年轻教师成长。
今年4月,欧小宇成为一名预备党员,这是她人生新的起点,她表示:“接下来,我要向身边优秀的共产党员看齐,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