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报告显示,我国中小学生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4.5%,大概每7个孩子就有1人患病,其中男孩多于女孩。青少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年龄、性别、身高都会影响血压值,因此高血压诊断标准并不是一个固定数值,而是基于正常健康儿童的血压分布来确定的。在相同年龄、性别和身高范围内的儿童中,如果血压低于90%的人,属于正常血压;若高于90%~95%的人,属于正常高值血压;若血压数值更高,则属于高血压。临床上,医生会通过简化公式对3~17岁青少年儿童的血压做出快速判断,若为高度疑似,会进行相应的诊治。
研究发现,儿童高血压与超重和肥胖密切相关。与体重正常儿童相比,超重或肥胖的儿童检出高血压的概率增加了一倍多。所以,家有“小胖墩儿”的就要注意了。另外,父母有高血压史、低出生体重、早产、盐摄入过多、睡眠不足,以及缺乏体力活动等也容易让儿童早早患上高血压。
要想避免孩子被高血压“缠上”,家长要做好监督员,控制其日常饮食,少油少盐少糖,每天喝足水,用水果、坚果、酸奶等替代膨化食品、奶油蛋糕等;积极参加运动,控制体重;3岁起,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如果存在上述危险因素,且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应尽快到医院检查,根据血压情况进行后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