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笔墨丹青记录脱贫攻坚图景图片新闻电商巨头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南平坝
第12版:科技服务·文旅
上一版 下一版  
用笔墨丹青记录脱贫攻坚图景
图片新闻
电商巨头联合举办非遗购物节
南平坝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06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术经典中的党史
《老寨新韵》:
用笔墨丹青记录脱贫攻坚图景

萱草

    中国画《老寨新韵》。

  迈入新时代,如何用笔墨丹青描绘扶贫脱贫感人事迹?怎样用艺术语言记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壮丽征程?2020年,画家何加林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反映新时代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创作了扶贫主题美术作品——国画《老寨新韵》,向我们展示了傈僳族一个摆脱贫困、焕发新生的古老村寨。

  老寨脱贫换新颜

  云南千崖竞秀,水秀山明,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的壮丽奇观,客观上却为在山里居住的人们带来交通上的不便,不利于当地的经济发展。云南省集边疆、山区、民族、贫困“四位一体”,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薄弱,公共服务滞后,发展空间受限,兼之自我发展能力不足,是云南省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当地曾经深度贫困的少数民族村寨,又是怎样脱贫的呢?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是26个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傈僳族就是其中之一。火草织布技艺是傈僳族的古老纺织工艺,以火草、火麻植物纤维,纺织而成火草布、麻布进而来制作服饰用品。

  通过将织麻技艺和少数民族独特审美相结合,与当前市场相联系,傈僳族在保持原生文化的基础上,激发其民族发展的内动力,推进傈僳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云南省少数民族精准脱贫的典型案例。

  20年后再赴迪庆创作

  2020年9月,在中国国家画院举办了名为“美丽的事业”扶贫主题美术作品展。这是全院60余位艺术家到全国深度贫困县进行采风写生的作品展览。其中画家何加林的作品《老寨新韵》,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国画《老寨新韵》以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特点原貌为基础,结合村寨的一些特点加以艺术创作,最终描绘出了这样的一幅脱贫攻坚图景。那么,画家何加林是如何进行创作的呢?

  “20年前我去过一次迪庆,当时感觉那个地方确实是相对比较闭塞和落后。借着扶贫攻坚作品的创作机会,我想应该再去看看那个地方,到那边后发现迪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何加林介绍道。

  何加林在画面上颜色的处理匠心独运,他在作品里面用了很多的绿色的基调,绿色里面适当加了一点青色和朱磦,表现出绿色的斑斓变化,恰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体现。画面整体色调淡雅清新,巧妙地表现了这一古老村寨欣欣向荣、质朴单纯,充满着生活气息的生命形态。

  “新”与“旧”的碰撞

  《老寨新韵》,“老”是指原汁原味的古老村寨,“新”则在于全新面貌与崭新气象,这一“老”一“新”表达了由衷的喜悦和自豪之情。

  这幅《老寨新韵》并没有采用传统山水画中常见的写实技法,而是画家在采风后通过合理的艺术想象和扩展,撷取了现实生活中的零散元素,将当地具有各种符号化的特点综合起来进行合理搭配的结果。

  画作在点和线之间形成了这么一个立体感,使得整个画面非常有层次,而且层次也非常丰富,将这些古老的建筑刻画出了一种现代的节奏感,有变化,有主次,有说明,整个画面展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美感。

  何加林在用笔上的处理具有书法韵味,比如画中出现的树木、盆栽等直接用绿色颜料所成的没骨画法,而未使用传统墨线勾勒轮廓的双钩画法。这种相对打破传统的没骨法给人以更加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同时更具有时代特征,也是画作“新”的体现。

  画面当中云彩的处理,因迪庆地处高原,傈僳族又被称为云端上的少数民族,因此,画家在画中近景和中景的位置处特别画了佛手云,以寄托对傈僳族吉祥、美好的祝愿。

  时至今日,百年老寨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充分融入到民族大家庭和脱贫攻坚事业中。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