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龚华凤向小记者展示海绵城市道路材料模型。 |
 |
龚华凤正接受科技小记者采访。本报记者 李彦霏 摄 |
本报讯 (记者 李彦霏)4月2日,天台岗小学南湖校区的科技小记者采访了林同棪国际工程咨询(中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道路交通)、山水城市研究院副院长龚华凤博士。小记者在龚华凤的带领下深入领略了城市交通的魅力。
据了解,本次采访是基于南岸区天台岗小学南湖校区3名小学生展开的一场名为“时光长廊中的‘速度与激情’——以重庆交通百年变迁见证城市飞速发展”的调研活动而进行的。
小记者简单讲述了自己的调研课题,讲述了他们了解的重庆百年交通变化,以及调查问卷中城市居民对于交通工具环保性、舒适度和安全性的关注。龚华凤肯定了他们为调研课题所作出的努力,认为这是一项有意义的调研。
随后,就小记者的提问,龚华凤深入浅出地为小记者分析了交通工具的发展方向,说明了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龚华凤说:“整个城市的道路交通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而作为规划设计者,我们可以通过多开展基础性研究,从整体上把握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脉络,提升道路交通对人文、社会、环境的关怀。”他用材料模型为小记者讲解了海绵城市道路材料的工作原理。同时他还给出了一些新的观察视角,从亲身经历告诉了小记者,在为国家交通成果自豪的同时还不忘危机意识,科技发展需要不断突破。
如今,中华民族正在崛起,年轻一代茁壮成长,小记者也收到了来自龚华凤的寄语,“好好学习,锻炼身体,行千里路,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了解我们国家的美好,通过努力缩短和其他国家科技的差距,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