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县: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千名文莱小学生用画笔展现中文两国合作抗疫5种方法让父母“不吼不叫”湖南发布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营业场所变更
第11版:科技服务·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彭水县:教育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千名文莱小学生用画笔展现中文两国合作抗疫
5种方法让父母“不吼不叫”
湖南发布中小学教师减负清单
营业场所变更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2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长课堂

5种方法让父母“不吼不叫”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发现孩子变得有些叛逆,经常不听父母的教诲,做错了事也不服管教,真是干着急没办法!

  1.找到孩子的真正需求

  当孩子的行为让家长无法接纳时,家长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2.家长与孩子“做个交换”

  当孩子的行为让家长无法接纳时,家长可尝试用孩子能够接纳的行为来代替。比如孩子只想着玩游戏、不愿意写作业,家长可以让孩子用户外活动的方式来代替玩游戏。

  3.调整环境

  如果你给一个正在哭闹的孩子拿来橡皮泥、绘本等,孩子就会安静下来开始玩耍,这叫作丰富环境。有时也需要反过来操作,比如,当孩子迟迟不肯写作业、迟迟不肯入睡时,也可以转移走影响他们专注力的玩具、童话书等。调整环境的原则是限制环境,而不是限制孩子。

  4.发送面质性“我信息”

  面质性“我信息”是一种没有责备、没有评价的方式,家长告诉孩子他们的行为所带来的结果。比如爸爸对上学磨蹭的儿子说:“如果上学前我要等你这么久,我就会迟到,我的老板就会对我发火。”当孩子们听到这种信息时,会意识到他们的行为给家长带来麻烦,这时孩子会更愿意调整他们的行为,来配合家长。

  5.通过“换挡”来减少“抵抗”

  当家长发送完“我信息”之后,孩子们可能会给家长有效的帮助,也可能出现抵抗防御。当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抵抗时,需要从发送信息的姿态转换为倾听理解的姿态,这种转换会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已经明白刚才的话让他们感到不舒服,因此先不解决自己的需求而是先听孩子的需求。这样做,孩子们会发现大人理解他们改变行为并不容易,这时候他们反而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

  (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