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合作 打造中医药产业强省专家学者话发展
第13版: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化合作 打造中医药产业强省
专家学者话发展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1 月 0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相关链接

专家学者话发展

    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周华教授:

    推动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走向国际

    2017年,四川省政府和澳门特区政府签订了《川澳中医药产业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中药材的发展。论坛很密切地结合了这一内容。作为论坛的发起人之一,接下来我们希望有更多、更务实的项目推动两地合作,解决川产药材的一些痛点问题。

    绵阳在中药资源方面做得很不错,但是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在产品的研发、市场的拓展方面还需要去做更多的工作。

    这次论坛我们了解到了四川中药材的现状,未来可以同四川省科协一起设计一些新的主题,把论坛一直办下去,相信对于四川的中医药产业会有非常大的帮助。在这个过程中,澳门应该有更多的机构参与进来,发挥澳门在资金、科研、平台或者国际化上的一些优势,带动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走向国际。

    成都中医药大学民族医药学院院长吕光华教授:

    利用种植、生产、加工等技术配合发展产业

    此次的论坛很有深度,特别是就大家最重视的中药材国际标准问题进行了介绍,相信通过与澳门科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交流合作,可以把标准做好,从而用标准带动产业。此外,建议我省中医药产业从业者充分利用种植、生产、加工等技术配合发展中医药产业,推动整个产业做大做强。

    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中药资源与种植研究所副所长李青苗研究员:

    助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参加这次论坛收获很多,希望未来可以围绕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不同主题多组织此类活动。澳门有非常雄厚的科技实力,每年的科技产出都比较高,希望我们川产中医药的资源优势能与澳门的科技资源、人才优势深入结合,进而推动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澳门科技大学谢莹副教授:

    创造全世界听得懂的中医语言

    四川是中药材资源大省,但中医药产业化进程滞后,特别是重产量轻质量的现状限制了中药产业化发展进程。为加快推进四川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四川应着力解决中药材品牌建设、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体系构建、中药材药效机制研究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中药研究方法开展中药科学技术研究和药物开发,建立一个让外国人听得懂、看得懂、学得懂的中医药体系,并证明给他们看我们的中医有西医不可替代的地位,可以让更多外国人体验到中医药的疗效和价值,进而让中医药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贵州省农科院现代中药材研究所副所长吴明开研究员:

    做大做强中药材大品种

    四川中药材产业资源和人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好,有成都荷花池药材专业市场,可以完成到2022年,中药材种植面积800万亩、综合产值实现1200亿元的目标。建议四川省委省政府每年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持续支持引导,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做大做强3~5个产值30亿元以上的中药材大品种。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生药研究所所长瞿显友主任中药师:

    加深川渝在中医药领域的合作

    中医药行业是一个朝阳行业,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这次论坛也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四川对中医药产业的重视。论坛上专家详细介绍了中药材国际标准,这对指导产业发展非常重要。希望川渝在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中,能够加深在中医药领域的深度合作,双方通过优势互补,共同促进中医药产业发展。

    “创业号脉”创始人、上海焦点品牌合伙人及首席商业架构师朱晓辉:

    从市场角度设计中医药产品

    营销让我们跑得更快,但是产品实力才能决定能跑多远。专家们从前沿研发、科技等方面为中医药赋值,提出了东西方的科学验证方式,为道地药材增强产品力提供了强大支持。同时,专家们提出的国际通行标准,能够使中药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建立信任,有利于产业做大做强,我非常赞同。此外,从产品开发的角度,我建议中医药从业者可以在设计产品时根据功能需要,从市场角度出发去设计,再结合科技赋值,使产品推向市场时成功的把握度更大。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