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会者参观中医药产品。(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科协提供本版图片均由四川省科协提供)) |
(上接12版)
会上,来自行业各系统的参会代表们洗耳恭听、群情振奋,享受着这场中医药产业的盛宴。会后,代表们如沐春风、直抒胸臆,畅游在论坛的余温之中。
“不虚此行!”同为“海智计划”基地建设地,广元市科协办公室主任杨清龙在聆听讲座后表示收获很大。“我们市科协高度重视本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此次也组织了近20家企业前来参加活动。今天的论坛,让企业代表们能够聆听到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实际有用的发展课。特别是在我们中药材产业没有做大做强的情况下,对大家启发很大。”
整场论坛下来,杨清龙对建立中药材国际标准这一议题印象深刻。他指出,这个行业潜力很大,但目前优质并没有得到优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国际标准。因此,广元市科协也致力于通过“海智计划”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是标准问题,以建立海智工作站的形式让专家教授、科研院所代表走进企业,对企业的生产质量乃至后期营销带来全方位指导,希望最终能以建立标准的方式推动中药材被世界认可。
“通过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可以转而推动中药材产业转型升级。”无独有偶,绵阳市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戴维也对建立中药材国际标准高度赞同。他表示,绵阳市农科院作为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建设依托单位,希望发挥本地药材资源优势、产地优势、自身农业研究基础优势,利用好澳门科大中药质量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优势,加强双方合作,共同推进绵阳中药材产业发展。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院长侯大斌认为,此次论坛在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全方位推进川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建设具有影响力的四川中药产业上意义深远。“这是一次四川中医药资源优势与澳门科技大学中医药科研优势的交流合作,对四川中医药产业创新能力、人才培养能力的提高,以及进一步满足四川中医药产业发展需要有重要作用。”谈到发展,他自信地说:“四川省加快由中药材资源大省向中医药产业强省转变,势在必行。”
重庆市北碚区科协党组书记、主席吕春燕则希望通过此次论坛,深化川渝两地科协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专家们的报告指导性强,参展企业带来的展品新颖,参会人员更是收获满满,乘着此次论坛的东风,中医药产业乘势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