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舟——羊皮筏陕西寨山石城发现约4000年前石峁文化大型墓地广州考古发现先秦时期在内188处古代文化遗存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黄河之舟——羊皮筏
陕西寨山石城发现约4000年前石峁文化大型墓地
广州考古发现先秦时期在内188处古代文化遗存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10 月 2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航海之旅 中国航海博物馆篇

黄河之舟——羊皮筏

  进入中国航海博物馆航海历史馆,首先映入观众眼帘的是一架黄褐色的小型羊皮筏子。这架羊皮筏子模型由14个羊皮囊并排拼接制作而成。之所以称其为小型,是因为大型的羊皮筏子,远比该模型要大得多。据称,大型羊皮筏子重约20吨,长数十米,宽六七米,用数百个羊皮囊组成,多用于长途运输。小型的羊皮筏,如博物馆内展出的这种,则可用数十个甚至四五具羊皮囊组成,多用于郊区往市区运送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的短途运输。

  黄河上古老的交通工具

  皮筏子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远古时期人类早已对浮力有相当的认知,并尝试用树干、葫芦、皮囊等有浮力的器物进行涉水活动。羊皮筏子作为黄河上古老的交通工具,主要分布于甘宁青黄河段以兰州为中心的航线。这种分布主要由当地的地理环境所决定,黄河上游地区陆运条件差,人力陆运的成本过高,与此同时,西北盛产羊皮,“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木”,正可就地取材。羊皮筏子的优点在于材质柔韧耐磨、制作经济简便,且轻便实用、遇礁不破、吃水浅而又载重量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黄河水运中,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作为此区域唯一的水上运输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这种工具用于普通民众,因此官方档案对此少有记载,而多存于地方史志当中。这些零散的史料,为后人了解羊皮筏子具体形制以及与之相关的航运事件提供了重要信息。

  皮筏最早出现的时间已不可考,但据《宋史·高昌传》及元代《河源志》记载,当时兰州以西黄河上已有皮筏。清代以后,有关羊皮筏子、牛皮筏子的游记、绘画、照片层出不穷,反映了当时皮筏航运兴盛的历史。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羊皮筏子还用于黄河摆渡。如今,羊皮筏子已不再用来载物,而是被当地用来作为游览项目之一,成为游客的参观首选。

  下水人乘筏 上水筏乘人

  有别于西藏雅鲁藏布江和拉萨河一带用动物皮缝制,蒙在木框架上的皮船,羊皮筏子是羊皮囊充气后缚于木框架上,皮囊浮于水面,框架上载人载物。

  制作羊皮筏子时,从羊颈部开口,慢慢将整张皮翻剥下来,不能划破一点地方,以便后续充气,这个过程称作“混脱”,因此,羊皮筏子也有“混脱”的称谓。羊皮经过处理后,制作者口中含油从羊腿孔洞处吹气,并置入盐水防漏,然后把皮囊的头尾和四肢扎紧、晾晒,就成了羊皮筏子的基本属件。经过晾晒的皮囊呈透明的黄褐色。以上工作完成后,再将皮囊依次扎在方形的木框子下面,皮筏子就制做完成了。

  皮筏虽有诸多适航优点,但只能顺流而下,唯不能逆流而上。大型羊皮筏子从事的长途运输结束后,筏工要将皮囊拆卸晒干,雇佣骆驼运回始发地,使用时则再次进行吹气组装;小型皮筏从事短途运输结束后,则由筏工步行扛回始发地,因此当地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的说法。相对而言,乘坐短途小型皮筏的经验并不美妙,除了有被筏上油污沾染衣衫的可能外,也有周转不便、易于被水打湿的危险。1937年,著名历史学者顾颉刚先生在兰州乘坐羊皮筏子,曾记下“人坐行李上,不便转侧,波澜旁冲,裳履尽湿”的情形。

  “筏客”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从事皮筏运输的筏工在当地被称为“筏客”或“筏客子”;筏客经验累积到一定阶段成为行家,被称为“峡把式”,可以从事帮助经验不足的筏工驶出峡谷的“转峡”生意。筏工多来自民众,他们经年从事运输工作,辛苦异常,用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也正是由于筏工工作条件的艰苦及生活的艰辛,他们互助互济,成立自己的行帮社团,如民国年间兰州有皮筏商业同业公会。

  提及羊皮筏子,就不能不说到黄河花儿。黄河花儿是往日筏工们在载客运货过程中苦中作乐,因景触情而创作的脍炙人口的情歌,描写了黄河岸边美丽的风景以及情人间的爱恋。歌词秀丽婉转,多在筏工劳作时传唱,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本报综合)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