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杂花图卷》内蒙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居住遗址湖南发现两座东汉至两晋墓葬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在上海展出考古学家在沙特发现距今12万多年前的人类脚印
第13版:科技生活·探索
上一版 下一版  
徐渭《杂花图卷》
内蒙古发现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居住遗址
湖南发现两座东汉至两晋墓葬
唐代“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在上海展出
考古学家在沙特发现距今12万多年前的人类脚印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29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墨之宝——
徐渭《杂花图卷》

庄麦冬

    徐渭《杂花图卷》局部合成图。

  《杂花图卷》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院,是明代大画家徐渭的扛鼎之作之一。《杂花图卷》是南京博物院18件镇院之宝中唯一一件书画作品。这幅画像是波澜起伏的宏大乐章,体现出徐渭卓绝的艺术天才和激烈狂放的情感。

  奇人奇事

  徐渭坎坷的一生

  要想一窥《杂花图卷》的风采,就不得不先了解它的作者——徐渭。徐渭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是一个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官僚家庭,母亲很早去世,童年生活颠沛流离。徐渭早慧,天资聪颖,7岁能文,20岁考取山阴秀才,然而后来连应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后来他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招其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代撰《进白鹿表》等文,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本以为能施展抱负,但之后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竟然先后九次自杀,但未如愿。他还怀疑其继室张氏不贞,居然杀死张氏,因之下狱,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后被好友张元忭营救出狱。

  出狱后的徐渭已经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四处游历,开始著书立说,写诗作画。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杜门谢客,其中只在张元汴去世时,去张家吊唁以外,几乎闭门不出,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死前身边唯有一狗与之相伴,床上连一铺席子都没有,凄凄惨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放浪曲蘖,恣情山水”,一泄自己内心的情感,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

  青藤画派

  狂草入画的典范

  坎坷的人生,让徐渭的诗文书画处处弥漫着一股郁勃的不平之气和苍茫之感。徐渭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在中国写意花鸟技法的演绎中,更是一位集大成者。《杂花图卷》宽30厘米,长1053.5厘米,是以狂草写意入画的典范之作。

  整幅画面以牡丹开始,墨色浓重,含羞沾露;其后是一株石榴花,继而是大片水墨荷花;接着,画面中一株高大的梧桐跃然纸上,所占篇幅,是前三种花卉的总和。徐渭只画出了梧桐树干和枝叶的一部分,却传递出梧桐遮阴蔽日的感觉;几笔随意点染的菊花、南瓜、扁豆、紫薇,自成一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之后,画面进入第二个重点部分,葡萄和芭蕉相继出现,构成了画作的主体部分,看似随意的线条,交织出葡萄藤,暴雨般的浓墨交错有致,勾勒出葡萄的叶片和果实;接着,徐渭以泼墨的方式画出大片的芭蕉叶,把画面推向高潮,紧接着,芭蕉叶的墨色由浓变淡,画作转向最后一部分,用淡墨勾勒出梅花、水仙和竹子。在这幅长卷中,徐渭以淋漓酣畅的焦墨、泼墨、积墨等多种技法,画有共计13种花卉蔬果。谢稚柳先生在观后冠其“天下第一徐青藤”的美誉。

  画卷用墨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又高潮迭起。不仅如此,徐渭的书法与沉闷的明代前期书坛对比显得格外突出。他曾学“苏、黄、米”三家,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米芾,他曾表示:“阅米南宫书多矣,潇散爽逸,无过此帖,辟之朔漠万马,骅骝独见。”徐渭最擅长气势磅礴的狂草,但很难为常人接受,笔墨恣肆的他对自己的书法极为自负,他自己认为“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

  独具一格

  独特的文化魅力

  徐渭死后,他的笔墨才慢慢被世人熟知。而后的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青藤门下牛马走”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后人对徐渭的艺术成就赞不绝口,但对其生平,多有褒贬。有人说他是疯子,说他是狂人,也有人称他是中国的梵高。那么,徐渭他究竟有何神奇之处,令后世大家巨匠顶礼膜拜呢?

  在专家看来,徐渭闻名于后世,支撑他的不仅是绘画,而是“文化”,是综合性的考量。他是少年天才,精草书、擅诗文、通戏曲,他的诗《海上曲》《谒孝陵诗》等,被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尊为当朝第一;他的杂剧集《四声猿》是汇集南北戏思想语言的大成之作,在万历以前的明代戏坛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另外作为明代泼墨大写意的开山鼻祖,徐渭冲破了前人因袭的种种藩篱,彻底抛弃传统工笔技法的束缚,以一种狂飙突进的姿态将花鸟画的抽象境界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代画风深刻影响了后世诸多大家。

  如今,时隔4个世纪,《杂花图卷》中好似仍可见点点墨迹的湿润感,徐渭用他超脱常人的艺术天赋给我们留下了满纸斑斓。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