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41家农技协主动与贫困户“结亲”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品牌扶贫”让珍珠鸡飞出大山
第03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彭水41家农技协主动与贫困户“结亲”
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品牌扶贫”让珍珠鸡飞出大山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9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案例
跨区域精准扶贫
贫困户过上“甜蜜”生活

  64岁的文允祥一家,住在彭水县三义乡弘升村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上。这里森林茂密、山花盛开,在他家旁边,建立起了占地一亩多的中蜂养殖示范基地,而在家养病的他也成为管理基地100多个蜂箱的管理员。

  最近这段时间比较轻松,每天去巡视一圈蜂场,打扫卫生、除草,查看蜂箱有无异样,他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文允祥的老伴谭宗明多年患病,家里只有靠他在周围做些木工活儿、种点庄稼勉强度日,还欠了不少外债。最苦的时候,敲了13户亲朋好友的门,好不容易才借到7000元钱,去医院一看病,又用光了。

  2018年,位于彭水县长生镇的子高中蜂养殖专业技术协会在县科协的调配下,开始在三义乡以“公司+村集体+建卡贫困户+散户”的模式发展中蜂养殖。协会与三义乡弘升村的贫困户签订了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帮扶协议,给加入协会的贫困户会员免费帮扶价值7万元的种蜂100群,投入15万元给村集体修建标准化养蜂基地,让贫困户常年在基地务工,解决贫困户增收的问题。文允祥也在此时加入了中蜂养殖的队伍。

  文允祥告诉记者,在基地上班,一个月保底工资有1500元,还可以享受投资分红和村集体分红,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收入在2万以上。

  不仅是弘升村,中蜂养殖协会还与三义乡莲花村、龙阳村,以及深度贫困乡大垭乡全乡4个行政村进行了对接,按照同样的扶贫模式发展中蜂养殖,如今蜂群达到5000余群,建有蜂群100群以上的标准化养蜂示范基地达到27个。

  “目前,协会已有1000多户建卡贫困户加入,在会员中占比60%。跨区域精准扶贫,让农户加入协会抱团发展,有效实现了脱贫增收。”王子高表示。

  重庆日报记者 张亦筑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