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上市企业蓝黛传动的“数字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对自动化生产线进行指令操作。重庆日报记者 罗斌 摄 |
|
新大正物业员工在北京大兴机场航站楼飞行区内做保洁服务。受访者供图 |
7月27日,新三板精选层正式设立并开市交易,渝企新安洁环境卫生股份有限公司成功跻身首批晋层企业之列。
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新三板精选层企业挂牌一年后,只要符合条件,就可直接申请转板至上交所科创板或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这意味着,新安洁距离上市又近了一步。
新安洁在新三板晋层,是渝企奋力冲击资本市场的一个缩影。
来自市金融监管局的最新消息称,重庆正致力于打好企业上市攻坚战,以确保实现2018年提出的“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倍增”目标,提升全市经济证券化水平。
渝企上市近期涌现小高潮
2020年6月5日,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2020年重庆首家上市企业。
在三峰环境上市后不久,渝企又有好消息传来。
7月初,重庆顺博铝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预计今年下半年,这家主营业务为再生铝合金锭的生产和销售企业,将登陆深交所中小板。
时间再往前几个月,重庆新大正物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9年12月3日,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这也是重庆首家登陆A股市场的物业服务企业。
同月底,被誉为重庆“通机小巨人”的神驰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其5年的上市长跑,终于有了收获。
这些即将上市或已经上市的企业背后,除了企业自身努力外,也有“政府之手”在助推。
2018年8月,为提升全市经济证券化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发布了《重庆市提升经济证券化水平行动计划(2018—2022年)》。目标是到2022年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倍增。
“按照2018年全市上市企业数量来测算,2018—2022年,全市要新增70家上市公司。”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此目标,我市不断完善市级重点拟上市企业储备库,梳理了200家重点企业入库培育,并对有计划于2022年底前上市的60至70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据证监会官网数据,去年12月至今,重庆共有3家企业在A股上市,2家企业A股首发申请获证监会审核通过。
“这8个月左右的时间里,重庆迎来了一波企业上市的小高潮。”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廖成林说。
四大因素制约本土企业上市
市金融监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境内外上市公司有73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55家),西部排名第二。
尽管如此,无论是从上市公司总数,还是上市公司市值水平来看,重庆均位于全国中等——不仅远远不及上海、北京和广东等经济发达省市,也低于四川、湖北和湖南等中西部省份。
比如,目前广东省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600家,四川省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150家,湖南省A股上市公司数量已超过110家。
重庆上市公司为何数量偏少?在廖成林看来,主要有四个方面原因:
其一,重庆在市场化程度、人才资源、资本环境等方面,与沿海地区存在差距;其二,重庆的产业结构以及配套能力还不够完善,产业集聚效应还有待提升;其三,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品牌竞争力不够;其四,部分有条件上市的企业处于观望状态,有些企业因上市周期比较长,在冲刺上市的路上遇到挫折就坚持不下去,半途而废。
“上市企业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对增强地方经济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廖成林认为,目前,因为上市企业相对较少,重庆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全市经济证券化水平还有待提升。
廖成林呼吁,上市不仅能够让企业借助资本平台融资,为其转型升级提供驱动力,还可以规范公司治理模式,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因此,在“政府之手”之外,重庆企业一定要增强上市的意识。
助力企业加速“跑”向资本市场
如何向经济发达省市看齐?
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准备一揽子计划,推着企业加速“跑”向资本市场。
下一步,我市将采取逐企逐户上门等方式,动员有条件、有潜力的企业尽快启动上市计划,扩充2022年底前计划上市的储备企业至100家。其中,将在医药、高端制造等优势行业中,发掘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进行重点孵化。
对筛选出的2022年底前计划上市的重点企业,将实行清单化管理,在产业扶持政策、各类资金补助和项目申报认定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此外,还将推动区县尽快成立上市工作专班,优化上市“软硬”环境;组织上交所、深交所重庆基地及投行、中介机构等,为企业提供培训、路演及专业辅导服务;举办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对接沙龙,全面提高拟上市企业资本市场运作意识和能力等。
廖成林表示,仅仅是政府助力还不够,计划上市的企业也要想办法加快上市步伐。如中小微企业可主动与股权投资机构对接,借助股权投资机构的力量搞好生产经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规范的财务制度,为上市融资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