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胜利平淡的幸福心坎上的端午节那一边(外二首)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科学的胜利
平淡的幸福
心坎上的端午节
那一边(外二首)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6 月 23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普文学

科学的胜利

莫测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类型。其中A型流感病毒会引发流行性疾病,“冠状病毒(引起普通感冒及SARS的病原体)、副流感病毒,还有许多其他病毒都会引起类似流感的症状,经常混淆。”这是美国作家约翰·M·巴里1997年初动笔,花了七年时间完成的《大流感》一书中的论述。

  在我们一般人的眼里,流感就是一种感冒,一种常见病。可是,约翰·M·巴里却认为流感是“最致命瘟疫的史诗”,并用洋洋洒洒40万字去追根溯源。为什么呢?因为流感太凶狠太厉害了,仅1918年发生在美国的流感,24周之内就席卷全球,据说最终导致近一亿人死亡,比历年来因艾滋病死亡人数的总和还要多。如此猖狂的“流感魔鬼”,当然会引起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作家约翰·M·巴里的重视。

  1918年的流感虽然已成历史,但它祸害世界,甚至波及太平洋上与世隔绝的岛屿的汹涌气势仍然历历在目。约翰·M·巴里振臂呐喊:“切不可忘记啊!”他抛弃狭隘与偏见,还原真相,讴歌科学精神,一路追寻下去,揭示了流感的起源,即流感病毒并非从人类发源,它的天然宿主是鸟类。鸟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人类接触鸟类病毒之后会被直接传染。开始的时候,这种传染的概率较低。但是,“一旦一种流感病毒的新变异体适应了人体环境,则很可能会迅速传遍整个世界。”后来,不少传染病都证明了这一科学论断。

  这是一个科学和探索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应该怎样改变思维方式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在近乎完全混乱的环境中应该怎样冷静思考,然后作出果断抉择并付诸行动,而不是无谓地长时间争论的故事。显然,作为文学家的约翰·M·巴里更有科学眼光和政治智慧。所以,他不惜笔墨,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去探究和描写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政治家们在巨大压力之下正视流感、解释流感、认识流感和战胜流感的博大胸怀和科学态度。正因如此,人类才不断彰显了更多的优秀品质。

  医学专家们在寻找流感治疗方法的同时,还解决了治疗白喉、梅毒、伤寒、霍乱、脑膜炎、黄热病、破伤风和黑死病等传染病的难题。如破伤风,到1903年,美国每1000名患者中有102名难逃死劫。10年后,抗毒素的普及,把死亡率降到了零,这是科学的伟大胜利,是人类的伟大胜利。在科学的道路上,埃弗里、韦尔奇、刘易斯、钱恩、弗莱明、西奥博尔德等一批又一批逆行者,他们吃住在实验室,同时进行几十项实验,像钻孔机一样将它们钻裂,在数据的每条裂缝中寻找线索……以数月、数年而非几小时、几天的时间来分解病毒。正如伯内特所说,流感是近年来医学上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整个20世纪20年代,研究者都在耐心研究这个问题。功夫不负有心人,1928年,弗莱明研究出了可以杀死多种球菌的盘尼西林。接着,弗洛里和钱恩携手合作,又把盘尼西林制造成了可靠的药物。从而结束了“没有一种药品、一种疫苗能够真正预防流感”的历史。让人们终于从愚昧(当年希腊人涂抹芥子膏、意大利人注射氯化汞、英国人静脉放血、法国人服用砒霜和美国人往脖子上挂樟脑丸大蒜以抗击流感)中走了出来。

  约翰·M·巴里通过《大流感》告诉我们:“瘟疫是可怕的,但瘟疫最终会被人类战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