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写生构建成渝经济圈东北门户的思考鼓励引导农村人才返乡入乡创业牵住创新“牛鼻子”走好科技先手棋
第06版:科技创新·观点
上一版 下一版  
黄山写生
构建成渝经济圈东北门户的思考
鼓励引导农村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牵住创新“牛鼻子”走好科技先手棋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4 月 3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杂谈

牵住创新“牛鼻子”走好科技先手棋

何军林

  近日,笔者从2020年重庆市科技创新工作会上获悉,2019年重庆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和区域创新能力排名保持中国西部地区第一名,2020年将突出聚资源、强技术、壮主体、育人才、优环境五项任务。由此看到,重庆在科技创新上走好了先手棋,必将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格局的变化对我国科技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兴起,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围绕科技创新展开的综合国力竞争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基于此,加快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步伐,为经济转型升级、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源源不断、更为有力的支撑与引领,成为全国的紧迫任务,重庆该如何作为?

  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重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努力在科技供给上实现新突破。2019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16918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141家,分别增长53.4%、25%。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11.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提高到70.8%。科技进步贡献率58%。从中,我们看到的是重庆科技创新的强大能量。

  进入2020年,重庆科技创新工作无疑面临更大挑战与机遇。这次科技创新工作会无疑指明了方向,一是聚资源,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二是壮主体,力争科技型企业突破2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500家;三是强技术,聚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领域布局“新基建”;四是育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五是优环境,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创新服务。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创新的新突破,为重庆再创发展新优势进一步发挥更为强大的助推作用。今天,重庆正通过不断完善创新创业环境,厚植人才,努力增加科技的有效供给,推动重庆经济发展由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