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科协系统打造全域应急科普助力防疫
第03版:科技新闻·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全市科协系统打造全域应急科普助力防疫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3 月 3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科协系统打造全域应急科普助力防疫

重庆日报记者 申晓佳

    北碚组织志愿者到社区一线发放防疫科普手册并开展爱心蔬菜免费送活动。市科协供图

    沙坪坝科协组织科普志愿者入户检查并发放防疫科普资料。市科协供图

  最近,“重庆科普竞答”成为网络热词。在主流搜索引擎上搜索该关键词,结果超过百万条。

  事实上,这是重庆市科协系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的一项网络科普竞答活动。参与者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在线答题,题目内容正是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优胜者可获得奖励。

  这项活动,只是重庆市科协系统打造全域应急科普的一个缩影。

  3月27日,记者从市科协获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市科协系统注重“五个结合”,抓好应急科普,让科普更具及时性、知识性、趣味性,对受众更有吸引力、感染力、教化力,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科普支撑。

  专兼结合

  开发应急科普内容

  关于疫情防控的应急科普需要极高专业性,谁来做?

  医学专家是最合适的人选。为此,市科协发挥科协组织智力密集、跨界融合的优势,组织医学专家,把专业的科学知识转化成科普内容,推动应急科普贴近需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后,市科协发出《关于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科普工作的紧急通知》《关于大力组织和支持医科类科技社团积极投入疫情防控大战的通知》和倡议书,紧急组建健康科普专家库,资助34个活动项目。

  该举措获得36家市级医科类学会大力支持。中国科学院院士、重庆市科协兼职副主席卞修武,重庆市预防医学会会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唐文革院士和全市2万余名科技工作者踊跃参与,通过专栏访谈,在线科普讲座、编著科普图书等多种方式,创作一批原创科普资源,形成了内容海量、门类齐全的应急科普资源库。

  此外,市科协还发挥科协组织兼容作用。与有关部门、市级学会建立应急科普联动机制,对原创科普资源进行集成优化,编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手册》,推出《慢先生——威力惊人的“喷嚏”》《病毒王国》等科普视频,紧急编写《战胜疫情,生命焕彩——重庆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读本》,让疫情知识更加可读、可知。

  上下结合

  充实应急科普储备

  “婆婆,戴口罩的时候,一定要把下巴包住,不然起不到防护作用。”

  北碚区静观镇卫生院院长谢德富是市基层科协“三长”(学校校长、医院院长、农技站站长兼职科协副主席)中的一员,只要见到镇上居民防护措施没做好,他就要赶紧提醒。

  谢德富这样的“三长”,全市有2260名。疫情防控期间,他们响应市科协的号召,奔走在基层防疫第一线,成为基层应急科普生力军。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样的生力军,全市还有很多。防疫工作开始以来,市科协积极引导科技工作者注册科普信息员,全市科普信息员从8000名增至6万余名,应急科普队伍极大充实。

  与此同时,为方便更多公众,市科协发挥科普重庆中央厨房的汇聚储备功能,从一个“口子”释放科普资源,让应急科普更加权威、准确、可信。

  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中国科普出版社科学战疫系列科普挂图等科普资源,是应急科普的权威依据。市科协根据这些资源,制作各类线上科普资源供基层科协使用。

  据统计,全市各级科协印制分发挂图、折页、活页等宣传资料超过70万份。充分利用科普中国等权威渠道发布的防控科普资讯,转载或改编推送科普资讯5000余篇(条),线上平台总阅读量超过千万人次。

  内外结合

  开展应急科普宣传

  为让应急科普内容更及时地传播,覆盖面更广,市科协坚持内外一体,构建多媒体传播矩阵,实现应急科普全方位、立体化传播。

  市科协充分运用重庆科协网、科普重庆网、微信公众号、1800台“科普重庆文化云”大屏终端,开设战“疫”专栏,推送权威资讯1500余篇(条)、浏览量达100万人次。

  同时,市科协整合重庆科技馆、重庆科技报、电脑报、课堂内外等直属单位的新媒体平台,推送科普资讯4611篇、浏览量近300万。重庆科技报开设“科学战‘疫’重庆在行动”专版,编发科普资讯130余篇。全市460余个社区科普大学教学点开设直播课堂,惠及1000余万人次。

  此外,市科协及区县科协还协调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开展应急科普。在全市累计发布公益广告牌6180块、电子显示屏5.73万余块、标语横幅25.87万余条,各类科普宣传海报3160万余张。

  动静结合

  激发应急科普兴趣

  “数学是一门美丽、深奥、富于智慧的学科,我愿与大家共同分享它的奥秘。”

  3月14日,一场特殊的线上讲座开讲,主讲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主持人则是市科协常委、重庆市科学传播专家团首席专家、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杨新民。至今,该讲座线上播放量已超过18万次。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帮助疫情期间广大市民居家抗疫,市科协策划实施了科普活动,动静结合,激发市民参与的热情。

  例如,“科学防疫 健康过年”网络科普竞答活动举办后,29天内吸引到50万人次参与科普游戏和科普竞答,关注活动网民达300万人次。

  此外,市科协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科技局开展“巴渝好少年 防疫小先锋”——2020年重庆市青少年居家防疫展示活动,让青少年在家里“动”起来。重庆科技馆闭馆期间以重庆数字科技馆为平台,推出“网游科技馆”活动。课堂内外联合学习强国、正和岛免费开放500多节音视频课程。

  身心结合

  增强应急科普实效

  值得注意的是,应急科普也并非一成不变。

  市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之初,应急科普侧重规范公众的行为表现;随着防控工作推进,应急科普更注重加大心理疏导教育力度,让公众用科学知识促进理性平和,用科学精神促进自尊自信,用科学方法促进积极向上,从而形成众志成城、同舟共济的强大正能量。

  为此,市科协举办2020年重庆市院士专家进校园“科学防疫”系列在线科普讲座活动,关注疫情期间青少年学生及家长心理健康,开设《抗疫时期如何做好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疏导》等6场讲座,覆盖全市300余所中小学。

  针对中老年人群受众,市科协邀请专家,录制《中老年人群如何调试自己的心态》《当疫情来临民众应该怎么办?》《居家隔离的人群怎么避免心理孤单》等心理应急科普视频6期。市心理卫生协会组织专家紧急成立“重庆心理健康援助服务队伍”,开通公益抗疫心理援助热线。

  对此,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疫情防控中,应急科普展示出重要的价值,未来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市科协一定坚决扛起“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职责,认真总结这次应急科普的经验教训,积极打造重庆市重大公共事件应急科普中心,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提高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