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舅请客一棵被骂死的植物亲切的小镇遵义行游穿越泥土的爱与牧歌
第16版:科技生活·巴渝文学
上一版    
小舅请客
一棵被骂死的植物
亲切的小镇
遵义行游
穿越泥土的爱与牧歌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 年 01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泥土的爱与牧歌

李德章

  作序,乃名人大家所为之,我辈既无名又非家,却受邀为书写序,心里生出惶恐。而此序,又是给我最敬重的两位老师写,更是惴惴不安,担心不能胜任,序写不好,影响老前辈著书的完美。

  吴承汉、任小蓉两位在万州文学界名望厚重。承汉先生上世纪50年代就成为中国作协重庆分会首批会员,担任《红领巾》杂志文艺编辑,性情乐观善良。小蓉女士早已是重庆市作协会员,一直从事群众文化和文学创作,贤淑勤奋。他俩一生耕耘于文坛,致力于群众文化,前半生饱受磨难,历经人生苦旅,后半生在正本清源、国泰邦安的大好形势之下,如遇春风,结为伉俪。因为“诗与远方”,夫妻俩互敬互爱,携手前行,把坚定的信仰植根于生命之中,几十年如一日对文学艺术钟情酷爱,辛勤创作,硕果累累。此前,吴老师、任老师各自出版了多部文集,并在全国、全市荣获创作奖项。他们对文学艺术的一腔痴情及为人为文典范,曾引领当地一代青年人改变命运。当年承汉先生主导创办的《新花》《小雨诗报》,主编的诗集《群鸟飞过》及在当地指导分设的《三岔沟诗报》《普里河》文学报、《水杉》文学杂志等,成为八九十年代万县一群“文青”创作成长的文学园地。而吴老师、任老师安居在沙河的老住宅,也成了众多文友聚集的沙龙和乐园,文友们像候鸟一般从远方来此集会,吃小蓉老师做的饭菜成了我们的常事。不仅如此,二老还自己创作歌曲,常在此乐园里纵情弹唱,载歌载舞,那是何等的欢乐浪漫。许多文艺青年功成名就,从这块园地走上事业和人生新的高度,二老真正做到了润物无声、德泽桑梓。

  民间文艺作为文学艺术的重要类别,穿越悠久历史,孕育于古老土地,传承于乡间庶民,是老百姓在日出日落的劳作生息中产生的智慧光芒,是文化发展的母体,是民族兴旺的基石。而当下,在经济转型,现代传播手段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尤其是在农村人口大幅减少,年轻一代大量弃农入城的社会形态下,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出现了传承断代的危险,许多原生态的传说、故事、歌谣、山歌逐渐消失,农耕文化产物濒临失传。在这种背景下,吴、任夫妇,两位耄耋老人本着内心对民间文化的一种至诚、一种责任,走村串户,足迹踏遍三峡两岸村庄农舍,辛勤搜集,精心整理出三峡民间故事新编《九头大鹏鸟》,行将出版付印。其精神远远超越人生的很多价值与意义,这是一种超越生命的人生境界。

  三峡地区历史悠久,人文深厚,民风淳朴,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九头大鹏鸟》搜集的故事来源广泛,特色鲜明。故事个个精彩离奇,情节引人入胜,有独具亮光和醇香浓郁的本土味道。有记忆,有乡愁,此乃民间艺术的本真。所有篇目总体主题十分明确,那就是遏恶向善,激浊扬清,扶正祛邪。颂扬人间美好,爱情甜蜜,敬老怀幼,和谐共生;揭示祸福有终,善恶果报;教育世人耕读为本,勤俭治家,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是道则进,非道则退。用时下的话说,这是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九头大鹏鸟》各篇目表现手法亦独具匠心,功底老道,体现了“新编”特色。民间文艺中的传说、传唱、传讲、传奏、传打,皆源于民间乡土,历经数百上千年的民间流传,没有文字、乐谱、符号记载,均是百姓、艺人口手相传,靠的是记忆。传承中或拾遗补漏,或加工填缺,或扩伸延展,经无数民间人氏辗转流传,说不定再传到“讲述第一人”处,却早已不是自己讲述的那个蓝本了。流传的过程,其实是一种磨砺和生长,搜集整理的过程,却是一种创造,一种升华。此书一些篇目经作者精巧的艺术构思,精美的艺术加工,精致的艺术提炼,使传说成了历久弥新、饱满、丰腴的艺术佳品,更富有美学、文学、哲学性了。

  明代世人于谦《遣怀》诗中道:“珍重晚来风景好,黄花老圃殿高秋。”承汉先生已九十高龄,小蓉女士也年逾七旬,两位前辈如今仍精神矍铄,身体硬朗,对文学的初心可说是矢志不渝,对世态风云常怀仁善之心。时光总是一往无前,而两位老者的行走总是那么的稳健,如闲云之淡然,如野鹤之超然,如梅兰之怡然。真可谓潜心修著,宠辱不惊,节操风雅,德厚流光,明德惟馨,笃行致远。其生命价值的取向远远不是一本故事书,更是一本完美的人生之书,值得我们去深深地品读。

  匆此驻笔,权当是序。

  (作者系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万州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万州区陈家坝街道党工委书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科技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中区双钢路3号科协大厦 邮编:400013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