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个人阅读与公众阅读陌村山川自留痕黑山林海
第008版:两江潮副刊
上一版 下一版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
个人阅读与公众阅读
陌村
山川自留痕
黑山林海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世界读书日专送

个人阅读与公众阅读

李元胜

  我对中国当代诗歌有过两次相对集中的阅读。

  一次是2000年左右,中国网络诗歌运动蓬勃兴起,我利用业余时间,和诗友们共同创办了中国的第一个诗歌网站:界限。

  那时动态网页还没有普及,网站的每一个页面都需要自己编写。我们收集到的诗友来稿,也都是纸质的。所以我下班后的很多时间,都用来录入和编辑诗人们的稿件。这个枯燥的工作,我干得很兴奋,因为能接触到很多没听说过的诗人的优秀作品。其中特别好的,我还会单独收录在一个文件夹里,不时打开细细琢磨。

  细读文本的习惯,我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养成。我研究得更多的是外国诗人的作品和中国古代诗歌。所以2000年之后的几年,算是我的一次集中补课,比较完整地观察到了中国当代诗歌的面貌。另外还有一个意外发现:和之前凌乱的跨语种跨时代阅读相比,集中研究同时代写作者的代表作品,除了有更多的共情和共鸣,还更容易发现不同世代的书写规律和偏好。

  我的写作因此受益匪浅,至少能经常警示自己远离流行,保持对世界的独立观察和表达。

  另一次,是我离开媒体专事写作之后,有了更多时间参与文学分享活动。作为一个诗人,向公众推荐同时代的优秀诗人及作品,是我喜欢的研讨主题,远远超过分享自己的创作。微信公众号,成为我这方面工作的一个工具。

  距离上一次集中阅读同时代的诗歌,已经过了十多年,中国当代诗歌又有了很大的进展,甚至基本面貌也发生了改变。手机阅读和朗诵热的兴起,使公众重新关注当代诗歌,连我个人的微信公众号,也很快有了稳定的订阅者。

  我对中国当代诗歌的阅读,可以通过公众号,和成千上万读者同步,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阅读场景。其中的一个重要线索,就是我为无限事公众号量身定制的栏目:诗人最满意的十首诗。

  我在2017年夏天的时候,开始准备这个栏目,也请教了不少运作微信公众号多年的朋友,特别是当代诗歌为主要内容的先行者,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一定要图文并茂,选择的诗歌一定要短小以适合手机阅读,最好有朗诵。

  一位知名诗友给我的忠告是:公众号发表诗歌最好不要超过7首。以他多年的经验,那是普通读者在手机上读现代诗的极限。但我的目标阅读对象是对诗歌有一定阅读或写作经验的人——似乎这样的读者最乐意参与我所作的线下分享。

  线下分享总是有局限的,我要把部分内容延伸到网上,这样,他们参加完线下分享后,还可以通过公众号和我继续同步阅读中国当代诗歌。

  基于这个定位,我觉得自己的公众号应该有一定的专业性,单期所提供的内容可以比一般闲读更丰富和完整。

  要了解一个诗人写作的基本面貌,7首诗仍觉仓促,我最终决定按10首诗的体量来展现,如果一个栏目最终能把代表性的诗人收集到100位,那么我和我的读者们就有了一些对中国当代诗歌的整体把握。

  正如我的预计,这个栏目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兴趣,在推出一个多月时间后,就做到了推荐谁的作品,谁就在诗友圈里被刷屏。

  在这个现象的背后,是我所做的准备工作——对计划推荐的诗人作品进行文本细读,预判公众阅读效果并作出取舍。一方面我用公众号不断推出值得一读的诗人和他们的作品,一方面我会在线下或者微信群里同步分享自己的文本细读,鼓励更多人改变阅读诗歌的方式,如果,他们不想仅仅停留在诗歌爱好者阶段的话。

  诗歌的文本细读和普通的阅读有什么不同?文本细读源自英美的新批评,翻译到国内的有瑞恰慈的《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燕卜荪的《朦胧的七种类型》(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等。不过,这些重要著作都是上世纪90年代才引进。

  在此之前,我从赵毅衡先生的一本小册子《新批评》里看到文本细读的介绍,如获至宝,依样画葫芦地运用到自己的阅读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技术性阅读方法。

  若干年后,当我读到前述原著,不禁哑然一笑,由转述而自学甚至自创的文本细读法,除了尊重作品是一个客观语言现实这个大方向没变,其他和新批评几乎扯不上关系了。

  可能出身工科,我运用的文本细读法,更像是科技领域的逆向工程,作品就好像是产品,通过对它无所不用其极的细致分析,逆向其生产过程,把它还原成设计草图和语言材料。

  我用这个方法,尝试研究过我喜欢的里尔克、博尔赫斯、帕斯捷尔纳克等等世界级的诗人,收获很大,更能体会到他们各自不同的偏好和技巧特点,并从中学习到诗歌写作的一些规律,继而增加自己的创作能力。

  《诗人最满意的十首诗》在我经过精选后,由中国青年出版等社陆续出版,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我对入选的每位诗人进行了简洁的点评,归纳了文本细读的部分感受。这项工程还在持续进行,因为总是不断地有陌生的新诗人出现在我的视野里,带给我全新的阅读体验。

  与此同时展开的,是我和朋友对《诗人最满意的十首诗》系列诗人和作品的细读,有时在咖啡馆,有时在微信群里,有时在辅导青年作家的课堂上。

  在我的文学生涯中,还没有一件工作这样让我有成就感,我把自己的私下阅读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变成了公众阅读,让青年的同行能获得更客观的文本研究方法,进而提高自己的写作。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