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阅读下的出版业表现力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邹绛“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第004版:共赏百本好书
上一版   
全民阅读下的出版业表现力
今天我们为什么怀念邹绛
“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4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庆全民阅读现状调查⑥
练好内功 打通线上线下渠道
全民阅读下的出版业表现力

本报记者 赵迎昭

    西南大学出版社打造的阅见书店。记者 赵迎昭 摄

    扫一扫 就看到 你关注过重庆的出版业吗?(有视频)

  “现在出书,出版社更注重稿子质量了,质量不好的书稿,就是自费也出版不了。”前不久,大足区作家张儒学在朋友圈里谈及书号收紧时感慨道。

  作为图书问世的“准生证”,书号已愈来愈成为出版行业的稀缺资源。除了书号收紧外,新闻出版产业规模的一定下滑也广受业界人士关注。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21年12月发布的《2020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共出版新版图书21.4万种,较2019年降低5.0%。

  出版社,位列全民阅读链条上游,是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军。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行业如何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全民阅读事业添砖加瓦呢?对此,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因势而变

  优化阅读体验感

  “个人认为,要增加读者的阅读量,首先要解决图书开本太大、不便随身携带的问题。”作家、编剧李耀国在阅读本报“全民阅读现状调查”系列报道后建议。

  如今,阅读已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而阅读时的体验感,读物是否更人性化,更是越来越被读者关注。

  李耀国曾在日本看到很多人坐地铁时读书,男士在商场等待女士购物时,在休息室里看书。这和日本平装书多、小开本的口袋书多、薄书多,从衣服、包里取出来方便阅读有关。“如果中国的读物较小,我也会随身携带,坐地铁和陪伴夫人逛商场时读书,而不再看手机。”

  如何让图书更便于携带与阅读,应该说,在这一方面,重庆的出版业经历了一个不断优化与探索的过程。

  2012年,中央编译局曾和重庆出版集团合作推出8开的精装本画传——《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套装装帧精美,定价990元,适合研究和收藏。但对大众读者来说,这个体量、定价让人望而生畏。而2018年起出版的《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纪念版)》,则为16开的普及本,单本定价分别为79元、86元、78元,定价亲民,拉近了读者和图书的距离。

  “普及本更适合携带和翻阅,更便于读者了解革命导师。”谈及出版普及本的初衷,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说,精品图书要追求表达的当代化、年轻化。

  正如他所言,一本好的图书应集好内容、恰当设计、优良制作于一体。一本书在好读的同时需要足够好看,才能第一时间吸引读者。开本变小后,《马克思画传·恩格斯画传·列宁画传(纪念版)》也在追求好读、好看。

  如何好读?拿《列宁画传(纪念版)》来说,该书较2012年版增加了近2万字,故事情节更为丰富,还有10幅图片从之前的黑白调整为彩色,使画传更具可读性。

  如何好看?拿《恩格斯画传(纪念版)》举例,该书改稿10余次,书封设计方案做了近20个版本,让其以权威、精美的面貌呈现出来。正因为这份匠心,该书获得“中国好书”殊荣。

  主题读物用小开本承载大时代的故事,渐成主流。如,重庆出版集团2020年出版的《大国小康路》封面使用橙红色的优质特种纸,书封正面上半部分采用压痕工艺,整体设计呈现出时尚、大气、典雅的观感。“雅致的装帧设计能够让人一见倾心,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进而提高阅读兴趣。”读者钟雷说。

  去年,西南大学出版社推出的《图文双语境·文旅丛书》也很小巧,是近乎正方形的24开。西南大学出版社副社长蒋登科说,这套丛书以散文的方式书写,图文结合,让读者获得美好的阅读享受,在书中找得到来路,记得住乡愁,寻得见归途。

  业内人士指出,出版行业主管部门对书号进行收缩调控,旨在推动精品生产,推动中国图书出版业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大踏步向前。在这一背景下,不少渝版图书因势而变,积极探索,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推精品,出好书。2021年,重庆各出版单位共有300余种项目获国家和省市级奖。其中,国家级奖项44种,创近年来新高。

  招数频出

  积极应对数字阅读

  读者不仅对图书的内容、设计、开本更为挑剔了,还更加热衷数字阅读。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有31.6%的成年国民形成了听书习惯。在读者热情拥抱数字阅读的背景下,传统出版业使出了哪些招数,积极探索与应对?

  ——在纸质图书中加入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视频、聆听音频。

  重庆出版集团的《中国音乐史·图典版》由30多万字、700余幅精美图片、80多条珍贵的音频组成,有了这本书,在寝室、琴房就可以学习中国音乐史,扫码聆听来自远古乐器的美妙之音。重庆大学出版社的《解码智能时代2021:前沿趋势10人谈》聚焦10个业界与公众最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读者扫码即可观看专访视频,聆听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

  ——音频不再是配角,而是当之无愧的主角。

  去年,重庆大学出版社《艺术启蒙有声书》和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穿越科学大事件》(《医学科普篇》)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评选的“2021年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特别受青少读者的喜爱。江北区市民周芩和她上小学的女儿是《穿越科学大事件》的忠实粉丝。“2021年1月份开始,我和女儿开始在喜马拉雅听《穿越科学大事件》,数学、物理、化学、医学等方面知识非常有趣,女儿很喜欢。”

  前者以一种盒子的形式呈现,包含音频故事、贴纸、打卡地图、涂鸦卡、金句卡牌和艺术家字典,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带孩子认识一位东西方艺术大师。后者通过重庆大学出版社自有“课书房”平台发布运营,同时还在喜马拉雅平台上线运营同名有声读物。每个5分钟左右的故事,让听众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医学知识。

  ——通过视频直播或者视频号的形式推介好书。

  “今天我们的直播间有满300减30的活动呦……”3月23日下午6点,重庆出版集团华章同人抖音号,两位主播正热情推介镇店之宝《冰与火之歌》系列图书。目前,该抖音号已有1.7万网友关注。

  对重庆的出版社而言,新书发布、好书分享活动中,视频直播几乎已成标配。在书业专家三石看来,当下短视频平台图书直播对于出版业而言有三点重要影响:其一,是最直观、最快捷、最有效的传播营销媒介;其二,是与读者建立最短最直接的沟通渠道;其三,是销售利器。

  拉近距离

  线上线下齐发力

  3月下旬的一个下午,位于九龙坡区盘龙奥园广场的渝书坊里涌进十几个蟠龙小学的学生。在这个近200平方米的阅读空间内,陈列着3.5万册以少儿类为主的图书,有环形的楼梯、色彩缤纷的桌椅,孩子们津津有味地阅读绘本。蟠龙小学二年级学生杨雯茜说,从学校走到渝书坊只需要10分钟左右,放学后,她经常和小伙伴一起来渝书坊看书。

  在助力全民阅读方面,出版社还可以做些什么,拉近和读者的距离?应该说,打造渝书坊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重庆出版集团深入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打造了‘渝书坊+’项目,就是为了培养读者长期阅读的习惯。”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郭宜告诉记者,目前,“渝书坊+”在重庆已有40余个网点,覆盖读者30余万。“今年,我们预计新建20个渝书坊网点。”其项目运营人员蒋端说,渝书坊可以和健身、社区、机关等场景很好地结合,为不同群体提供不同类别的阅读服务。此外,重庆出版集团还在重庆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投放了25台智能借书柜,读者路过时顺手就可借本书。

  说到打造阅读空间,在渝的高校出版社正在发力。2019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至少有一所图书经营品种、规模与本校特点相适应的校园实体书店。西南大学出版社阅见书店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对原出版社读者服务部进行提档升级打造而成的。

  阅见书店项目负责人黄璜介绍,阅见书店中有3000余种图书供师生免费阅览,书店内引进了时下流行的咖啡、文创、现场活动等业态,为师生交流创造舒适环境的同时,还能获得一定的运营保障。此外,为拉近读者和出版社之间的距离,“重庆出版集团读书会”去年成立,迄今已有市内外2000余名会员。本土出版业正摸索着从单一的图书营销活动转变为复合型、高品质的阅读推广活动。

  最是书香能致远,全民阅读气自华。今年,重庆出版业将从做精做强主题出版、继续实施精品出版战略、加强科技与出版的深度融合等方面,助推全民阅读提档升级。

  他山之石>>>

  ●人民出版社成立读书会,将传统读书活动、网络社交及快速信息传播有机结合,读者不仅可以通过线下读书会实现和作者的面对面交流,而且可以通过线上活动找到自己喜爱的精品图书,发现并参与各种读书活动。

  ●商务印书馆开办的涵芬楼书店,除了售卖图书外,还举办文化讲座、学者沙龙、读书会、书画展诸多文化活动。

  ●中国出版集团和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联合打造的首家品牌书店中版书房,依托凤凰出版集团旗下的发行标兵苏州新华书店,把图书上游的出版社、下游的书店和终端消费者紧密联系起来。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