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程是天上的云霞!人生是海里的浪花!卿!莫愁徊,趁这黄金的时代,努力着你的前途,发出你灿烂的光华!
——张露萍
《绝对考验》是重庆歌舞团继《杜甫》之后打造的红色舞剧,采用全焦、远焦、独焦的新舞台艺术理念,以“多重交错”构剧,坚持“多维空间、金属质感、抽象表达”;在舞蹈形态塑造上,除了用群舞展现红色题材作品的磅礴气势外,还特意融入地域文化,增强独舞和双人舞的艺术性与民俗性;人物塑造上,以革命英烈张露萍为人物原型,用细腻情绪和舞蹈语言塑造了一个在绝境下闪耀革命光辉和信仰力量的女共产党人形象,充分诠释了何为红岩精神。
舞之隐喻
宗白华先生认为,“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是最高度的韵律、节奏、秩序、理性,同时也是最高度的生命、旋动和热情。
《绝对考验》正是这样,通过舞剧本体的语汇,在韵律、节奏、秩序和理性中,用隐喻手法为观众呈现了富于生命热情和革命信仰的女英雄形象。
舞剧第一场,只见一扇阴森森的“大铁门”,门上挂一牌子“253”,山风呼啸,门牌在风中晃荡,场灯暗,出现入狱人像正、侧面照的投影。第二场,倒叙至延安,背景是宝塔,在锣鼓欢天的腰鼓群舞中,如火如荼的革命建设和革命群体的团结友爱让观众很快沉浸入当时的革命场景中。接着场面一转,“萍”要离开丈夫和孩子,离开集体,离开延安,孤身到重庆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等待她的是严酷的革命考验。
这时,演员用肢体动作舞出了张露萍的内心挣扎,并配以剪影特效等,隐喻“萍”的身份变化。之后,“萍”被捕,她旗袍裙、卷发、高跟鞋、小折扇的贵妇人打扮被狱友不理解、排斥,后来,她逐渐被狱友接受,这一变化过程,都是通过舞蹈形态进行深层隐喻。
《绝对考验》是任何单一专业风格、舞种语境表演方式都无力统揽的剧,因为主角“萍”的内在心灵需要外化成为舞蹈语汇。为此,该剧糅合现代、民族、街舞、国标等艺术形式,并配以延安塔、布老虎、报童、长嘴茶壶、重庆方言、火锅舞、斗篷、口红、坍塌的墙、小红花,尤其那条长长的白色阶梯直通天穹,“萍”走上台阶,一步三回头,拾级而上……都具有特定含义以及特定的意味。
剧之畅达
我们知道,舞蹈是流动的雕塑,是看得见的音乐。而舞剧不同,从新中国第一部现代舞剧《和平鸽》开始,多在舞蹈形式基础之上,融入戏剧、音乐、舞美多媒体等媒介,通过特定人物在规定戏剧情境下的形象塑造,表现人物命运、事件发展及叙事张力。《绝对考验》也不例外,戏剧性浓烈,剧情丰富且曲折,在人物形象和性格情感寻找支点,既满足了逻辑需要,也使整个叙事畅达,富有层次感。
《绝对考验》以表达革命人士的内在精神与灵魂诉求为终极目标,有着强烈的叙事诉求。剧中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六年,场景从延安到重庆再到集中营,张露萍从革命者到地下工作者,再到狱中的253。
如何在有限时间把这个复杂的英雄故事讲清楚、讲精彩,是主创团队必须解决的难题。因此,该剧删繁就简,直接让“萍”进入敌我斗争,使其成为叙事载体,让人物情感中的至善与崇高感染观众。
作为舞剧,音乐和音效铺陈同样重要。全剧音乐时而激昂奋进,时而急促焦灼,时而悲凉凄怆,音效中有打更声、警笛声、雷声、脚步声、铁门关闭声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宣叙调合唱与舞蹈《三百步》后,副官上前逼问“萍”的真实身份,K长官一把将“萍”推过去,楼梯围着地下党员旋转,随后暗场中,传来“啪!啪!啪”的鞭子抽打声……音乐瞬间断掉,音效戛然而止,建构了“静”的情境。
这种音乐蒙太奇设计独具魅力,使舞剧别具韵味,彰显节奏变化带来的审美张力,给观众留下沉浸的余韵。
“门”之跨越
《绝对考验》中“门”的意象,大大地提高了该剧的艺术水准和审美旨趣。
“门”在艺术中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表意符号。在舞剧《绝对考验》中,“门”多次以有意味的形式出现。当“萍”被捕入狱后,囚徒群舞《她是谁》,灯光缓缓亮起,大逆光形成一道光墙,光墙后隐约看到那道“铁门”。随着沉重的开锁声,“铁门”打开,一个囚衣褴褛的女子被推倒在光区中央,是“萍”。
在一段三人舞的段落中,音乐是华丽而流动的。“铁门”后伸出一双大手,将“萍”紧紧抱着的脸盆轻轻拿开,然后抓着“萍”的双手,让她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脸。“萍”似乎被从深处唤醒,她紧紧握住双大手。“门”一转,灯光全亮,丈夫“清”出现在身边。“清”的身后,“铁门”转换成一串顺序排列的“门”。他们穿过一扇“门”,又一扇“门”,穿过最后一扇“门”,“清”猛推了“萍”一把,“萍”迎面遇上了当初一身素朴旗袍的自己……
“门”的多次出现,是《绝对考验》表达的重要表意符号,通过“门”这一符号,艺术性地揭示“萍”内心的复杂情绪,使整部剧更加耐人寻味,更富内蕴。
剧中的“门”,不仅是张露萍努力跨越之门、无法打开之门,也是她个体身份转换之门,更是对她信仰的“绝对考验”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