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奉节县居民周绍云,去年大学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半年多来,他通过收购村民土猪肉并熏制成腊肉出售,在今年3月挣到了人生第一笔收入。随后,他在第一时间向村委会提交了退出低保的申请书。
“兜”住最困难群体,“保”住最基本生活,低保制度让弱势群体在生活上有了保障,既拨亮了无数家庭的希望之灯,也温暖了许多人的人生路。通常情况下,退出低保主要依靠基层工作人员主动核查,发现低保对象经济状况、生活条件不符合规定后依规办理。这也导致有些人即便已经脱离低保范畴,但在核查清退前,仍不愿放弃“到嘴的肥肉”。
低保政策不仅能够让低保户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低保金,也能够让其享受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一系列惠民政策。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香饽饽”,不仅有不符合标准的人争着想要,部分理应退出的低保户也千方百计想保住。不论是“有便宜不占白不占”的投机心理,还是“别人都如此”的从众心态,抑或是“别人都干我不能不干”的囚徒困境,使得一些低保户即使已经脱离保障范畴,仍会想方设法占着名额不撒手。
周绍云父母几年前先后因病去世,姐姐肢体残疾,家中兄弟俩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缺乏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衣、食、住费用,需要最低生活保障。村委会将周绍云一家纳入低保,真正做到了雪中送炭,给了一个困难家庭生活的希望和信心。每月领取低保金、村里工作人员经常上门看望、村内熟人亲人的帮衬照顾,让周绍云兄弟二人得到了“温柔相待”,也感受到了这个世界的善意和温暖。返乡创业有了人生第一笔收入的周绍云,虽然收入不高,但已经度过了家庭最困难的时期。主动申请退出低保,契合制度设计,既是一种善意涌动的文明自觉,也彰显了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值得推广鼓励。
低保是维系基本温饱,而非改善生活;是用于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这样的制度设计,既是考虑公共财政的负担情况,也是出于“济困而不奖懒”的导向考量。更进一步说,有限的低保资源,不仅要用于“有需要的人”,更要用于“更有需要的人”。为了惠及更多“更有需要的人”,低保必须要有退出机制。与被动退出相比,主动申请退出低保的行为,不仅彰显了申请者的善意与责任,也折射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扶贫先扶志”理念落地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