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号提案”围绕“双碳”工作提出7条建议
■加强法治保障和政策配套
■稳步推进我市能源结构调整
■加快提升我市产业体系绿色化、智能化水平
■积极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绿色低碳化转型
■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优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
■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1月21日,在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1号提案”现场办理会上,由民进市委会、民盟市委会、民建市委会、农工党市委会、九三学社市委会、台盟市委会、市科协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建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议我市以安全降碳为前提,通盘谋划设定我市“双碳”工作达标时限和路径,把握好“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关键期和窗口期,在合理控制碳排放总量上行的同时,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转型”与“能源替代”两大核心举措,聚焦六大重点领域,着力打造绿色产业供应链及消费体系,有序实现能源、产业、交通及用地等领域的先立后破,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1号提案”由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办理,会同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能源局共同办理,8个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出席提案办理会议,进行现场办理。
直面问题
法治保障和政策配套不足、产业发展和能源供给矛盾突出等问题,让我市推进“双碳”工作仍面临不少挑战
市政协常委、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罗挺在介绍“1号提案”的背景时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与2015年相比,2020年全市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22%,能耗强度累计下降19.41%,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19.5%和16%的目标。2021年我市出台《重庆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重庆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等文件,规划了“1+2+6+N”政策体系框架,进一步推动“双碳”工作有序开展。但是,成绩背后仍有一些“梗阻”亟需重视。
“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具体而言,即法治保障和政策配套不足、产业发展和能源供给矛盾突出、交通运输绿色低碳化发展不足、国土空间规划亟需根据‘双碳’要求加快调整、碳排放交易机制试点相关工作还需完善提高。”罗挺表示,例如在政策配套方面,国家《气候变化应对法》尚在修改审查中,部委相关文件和部门规章的法律授权与支撑不足;市内有关“双碳”考核评价、生态固碳、金融支持等工作的政策法规还在谋划、起草或征集意见阶段。
他介绍,就重庆而言,我市碳排放市场纳入企业仅152家,交易主体偏少,结构单一。我市配额分配方式采用“历史排放法”,与全国“基准线”“历史强度”“历史总量”三法并用相比,不够科学合理。
建言献策
围绕“产业绿色化升级转型”与“能源替代”两大核心举措,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绿色低碳转型
针对上述问题,“1号提案”围绕7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一是加强法治保障和政策配套。完善绿色低碳地方法规规章制度,在现行法规规章制度修订过程中,增加有利于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同时,细化六大领域分类碳达峰碳中和的“路线图”,完善“1+2+6+N”的政策框架,进一步明确管理体制、基本制度和绿色转型、降碳增汇的政策措施。
二是稳步推进我市能源结构调整。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有序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加大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新技术在火力发电企业中的应用。
三是加快提升我市产业体系绿色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传统产业以及高耗能行业提质升级;实施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培育行动,支持工业园区和企业进行绿色化、智能化改造,积极申报国家相关示范试点。
四是积极推动交通运输方式绿色低碳化转型。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建设,推进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强化互联互通。
五是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动构建绿色低碳导向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统筹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强化国土空间用途管控。
六是优化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调整碳排放交易市场准入管理办法,扩大交易主体范围,适时纳入公共机构、大数据中心等排碳单位,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新增企业或生产线。
七是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发挥好政策工具作用,引导市民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观、出行观、用能观,推动消费偏好绿色化、消费规模适度化、消费结构非物质化、消费资源可循环化、消费方式共享化。
现场回应
科学研究统筹谋划,顶层设计有序推进
“收到市政协五届五次会议第0001号提案后,我委高度重视,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衔接,提前启动筹备提案办理相关工作,为保证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完成提案办理工作,我委组织市经济信息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委、市交通局、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市能源局等协办单位召开提案办理协调会议,针对提案提出的法治政策、产业能源、交通运输、国土空间规划、碳市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讨论。”现场办理会上,作为“1号提案”主办单位的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对提案给出回应。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市发改委将围绕提案给出的7条建议,会同有关部门,有序推进相关地方性法规的修订工作,加快推进清洁能源替代利用,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持续优化调整运输结构,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积极融入全国碳市场,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离不开产业转型、资源规划、生态修复以及节能减排。现场办理会上,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就所涉领域进行了答复。
市经济信息委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全市经信系统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新路子,扎实推动节能降碳行动,加快构建绿色体制体系,力促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下一步,市经济信息委将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聚焦重点行业低碳转型,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加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完善《重庆市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方案(2021-2030年)》,待国家文件出台后及时印发。同时,切实发挥好规划自然资源部门‘两统一’职责,加强组织实施,将《行动方案》有关内容落到实处。”市规划自然资源局负责人表示。
市生态环境局负责人表示将密切配合市级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2+6+N”政策体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细化实化为我市的“作战图”“施工图”,以系统观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市住房城乡建委负责人表示,将从全面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大力发展绿色节能低碳建筑、提升既有民用建筑能效水平、推动民用建筑用能清洁低碳化、持续推进绿色社区创建行动等5方面着手,认真落实“1号提案”建议内容。
绿色出行对实现“双碳”目标非常重要。为此,市交通局负责人表示,按照国家、交通运输部和市委、市政府及市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工作要求,市交通局牵头组织编制《重庆市交通运输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方案》,目前方案初稿已经形成。“接下来,将结合提案建议,进一步对交通运输结构优化、清洁能源车船推广、绿色出行体系等方面修改完善。”
在物流运输方面,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负责人表示,将深化智慧长江物流工程,发展沪渝直达航线,推广三峡标准船型,加快构建绿色物流供应链体系,鼓励物流设施和物流运行模式绿色发展,推广应用绿色物流技术。
针对能源领域,市能源局负责人表示,将围绕加快方案编制、调整市内能源供给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强化跨省域能源合作4方面下功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为全市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坚实的能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