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第013版:开新局 向未来 两会专题·涪陵
上一版 下一版 
涪陵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2 年 01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
涪陵 奋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两江福地 神奇涪陵 产业强区 创新高地

    位于涪陵白涛新材料科技城的华峰集团

    “涪陵造”西南地区史上最大船舶在涪陵顺利下水

    涪陵科创CBD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涪陵综保区、重庆自贸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等相继获批;创建榨菜、船舶海工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2021年进出口总额较2016年增长3倍;森林覆盖率达到52%,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历史性达到345天……

  过去五年,涪陵区认真落实市委工作安排,沉心静气、真抓实干,“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涪陵勇担时代使命,加快建设“三高地三示范区”,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培育高端高质高新产业,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

  “我们突破了己二腈生产技术壁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对保障国内尼龙66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涪陵华峰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几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尼龙66消费市场,但多年来,己二腈未能实现国内自主供应,生产技术一直被少数跨国公司垄断。由于长期受控于国外厂商,严重限制和影响了我国尼龙产业发展和产品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涪陵区大力鼓励和引导企业突破“卡脖子”技术。2018年,华峰集团就在涪陵基地采用自主研发的苯法工艺生产己二腈技术,设计建设10万吨己二腈项目,其中5万吨/年装置于2019年10月实现达产并稳定运行,成为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己二腈产业化生产技术。

  在产品质量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后,2020年,华峰集团在涪陵正式启动了总投资30亿元、年产30万吨己二腈项目,这是该技术首次应用于30万吨级的项目,其建成后,改变了国内己二腈依靠进口和受控少数跨国公司的现状,补齐补强了我国尼龙66产业链,推动产业逐步迈向高端。

  涪陵是我市的工业大区工业强区。近年来,涪陵区坚定不移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不断聚焦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加快依托主导优势产业锻长板、补短板,积极推动优势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消费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六大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更加强劲。

  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00亿元、居主城新区第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万元、居全市区县第三。规上工业产值迈上2100亿元台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0%,建成全球最大己二酸、氨纶生产基地,页岩气累计产量全国第一,新增300亿企业1户、200亿企业2户,百亿级企业达4户、50亿级企业5户、亿元以上企业126户,工业“双百”企业、领军企业和“链主”企业、智能制造标杆企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单项冠军产品数量等均居全市区县第一。

  未来5年,涪陵将强化“工业一业定乾坤”理念,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快培育高端、高质、高新产业,拓展高端价值、增强终端产品,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链,打造一批市场竞争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壮大具有行业话语权的千亿企业群,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先进制造业高地,努力实现由工业大区工业强区到先进制造业高地的精彩蝶变。

  以“科创+产业”为导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

  走进重庆攀华板材有限公司全智能化热轧一期项目生产车间,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数吨重的原材料被传输带送入加热炉,经过热轧钢机组的锻造,最终形成5毫米厚的薄板卷成卷入库,整个生产过程,生产线上不需要一人。

  攀华集团有限公司是高新民营企业,是中国民营企业最大的薄板生产基地,连续多年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其薄板产业已形成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薄板生产基地,镀锌板产销量位居全国民营企业第一。

  重庆攀华板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伟民介绍,涪陵热轧项目自2019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仅用8个多月就成功完成了生产线的建设、调试工作,并按计划一次性试轧成功。该项目创造了建设速度行业第一、技术装备智能化水平达世界一流水平、试生产点火一次成型、一次成功等多项行业第一,“这么多的第一,凝聚的都是企业创新的最新成果。”吴伟民表示。

  近年来,涪陵区积极加强创新协同,引育创新人才,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走好了“科创+产业”发展路子,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十三五”时期,涪陵区就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5家,总量达108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科技竞争力排名居全市前列。拥有国市级各类企业研发机构77家,市级重大新产品57个,“专精特新”企业23家。2020年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约30亿元,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6%。

  “下一步,涪陵区将围绕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高地,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以‘科创+产业’为导向,高水平构建‘1+2+8+N’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提质建设白涛新材料科技城,高标准建设慧谷湖科创小镇,提升8个产业科创基地影响力,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力争产业科创能力走在成渝地区同类城市前列。”涪陵区相关负责人说。

  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建设开放合作高地

  2021年9月23日,随着船体缓缓滑向江中,“涪陵造”万吨级船舶正式下水。这是西南地区史上最大船舶——13800吨不锈钢化学品船首制船。其下水标志着涪陵船舶海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近年来,涪陵区坚持不懈地推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在通道上求突破,加快打通东南西北四向通道,全面加强与川渝鄂黔湘的枢纽城市、节点城市、邻近城市战略合作,一大批事关涪陵长远发展的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渝怀铁路二线、梓白高速、南两高速、龙马路、鹅西路等建成通车。

  涪陵区还着力在“枢纽”上做文章。依托龙头港,加强与果园港、万州港的合作,加快推动铁路进港区,大力发展铁公水多式联运,与内陆城市共建无水港,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常态化开行涪陵至广西钦州铁海联运班列,共同打造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国际航运物流枢纽。

  同时,围绕涪陵北站客运枢纽,在引入渝万高铁、沿江高铁、渝万-渝湘高铁联络线基础上,向北争取广涪城际铁路,向南争取渝铜城际铁路主线经过涪陵,构建川东地区通往粤港大湾区、海西新区的快速通道。争取重庆东站至涪陵江南市域铁路,并利用渝利铁路开通公交化列车,实现与重庆中心城区的高频次、低成本快速通达,提升对周边区县的辐射能力。

  目前,龙头港已入选首批市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稳定开行。

  而在开放平台上,涪陵则加快了高新区升级建设国家高新区的步伐,涪陵综保区封关运行,获批榨菜、船舶海工2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

  在这一系列举措的推动下,涪陵开放高地建设成果丰硕。华峰集团、攀华集团、华晨鑫源、华通电脑等持续加大在涪投资,吉利科技、南通一德、万凯新材料、松禾资本、国仪量子、天地合兴、思谋科技、百行智能等纷纷来涪新投资,华峰集团累计投资19期230亿元,重庆攀华在菲律宾投资35亿美元建设千万吨综合性钢厂。引入国药集团成功战略重组太极集团,区属国有企业资产规模超过2500亿元。2021年进出口总额较2016年增长3倍。

  在新的征程上,涪陵将继续发挥长江乌江交汇、处在全市地理平衡中心位置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米字型”铁路网、“三环十四射”高速公路网和“1+3+N”港口体系,积极推动支线机场建设,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涪陵综保区、重庆自贸区涪陵联动创新区等开放平台建设取得重要突破,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成为成渝地区对接长江经济带、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和乌江流域通江达海的重要门户。

  赵童 刘玉珮 肖娅 图片由涪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