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年根据设计图制作的大田湾体育场模型。 |
|
在抗战胜利纪功碑落成当天拍摄的照片。 |
|
张家德手绘的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效果图。本组图片由受访者供图 |
长江索道的缆绳是怎样架上去的?大礼堂的设计方案为何被指责为不切实际的“广告画”?建筑之于城市,如同音乐凝固于空间。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丰富的古代建筑遗存和近代以来的地标建筑,不仅见证着这座城市的朝霞和黄昏,更是寄托乡愁的精神纽带和闪亮文化的名片。
1月5日下午,新书《重庆母城建筑口述丛书》《重庆母城侨界口述历史》首发仪式在重庆图书馆举行。其中,《重庆母城建筑口述丛书》分《经典越千年》《城有遗韵》《渝州泛流辉》三辑,以重庆城市历史发展为线索,以设计师、建筑师、史学家、文艺家口述历史的方式,讲述母城建设的故事,让建筑本体的生命和温度、城市文化的维度和深度,跃然于纸上。
还原细节
揭秘地标建筑背后故事
翻开《重庆母城建筑口述丛书》弥散墨香的三辑新书,它们秉承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特色,由亲历者或当事人口述,讲述重庆母城建筑设计、修建过程中的故事,具有鲜为人知的丰富细节,让人读起来生动有趣、韵味无穷,并兼具学术理念、艺术价值。
如在第一辑的《人民解放纪念碑》一节,作者不仅采访了历史学者周勇、抗战胜利纪功碑(人民解放纪念碑前身)落成典礼拍摄者后人颜笑竹等“亲历者”,还采访了该碑建造者傅本澄的长子傅承祖、四子傅承德。
书中披露,傅本澄当时经营着天府营造厂,于1946年接下修建纪念碑工程。工程前期进度很快,但到了后期,公司资金跟不上了。
于是,傅本澄只能到处借贷,等碑建成后,找上门的债主不仅让他变卖了所有的设备和器材,还将他妻子的金银首饰都拿去抵债,公司也倒闭了。尽管如此,傅承祖回忆,父亲还是觉得承接这个工程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
书中还采访了曾主持重庆市人民大礼堂改扩建工程的原重庆市设计院总工程师陈荣华。据他讲述,重庆解放后,由于没有能够容纳较多人集会的场所,西南军政委员会便拨款200亿元,筹建大礼堂。
西南地区当时比较有名的建筑师樊文玉、夏冬海、徐尚志、唐璞等都参加了设计工作,提出的方案,既有现代风格的,也有民族形式的,多种多样。
彼时,张家德(后大礼堂的总设计师)在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工作,也参与了方案设计。1951年7月,方案初选时,张家德拿出他设计的立面效果图,立即引起轰动。其设计的大礼堂气势恢宏、巍峨壮丽,让人眼前一亮。不过,开始时大家都啧啧称奇,赞不绝口,继而却又连连摇头,认为实施方案不切实际,只能作为“广告画”,最大的问题是支撑三重檐攒尖宝顶的巨型钢结构空间网架——当时国际上虽有先例,但就连张家德本人也未掌握其设计参数。
但贺龙看到这个“落选”方案时,很惊讶和兴奋,评价说:庄严宏伟大气!邓小平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方案,又是民族形式的,建成效果一定很好。
张家德的方案最终得以实施,成就了我市这一地标性建筑。
而在长江索道建设上,其江面跨度达1166米,索道单根承载绳的张力是100吨,重量达25吨,架上如此“庞然大物”的绳是一个技术难点,最终设计者创新使用了9艘驳船合力才将绳架好,施工技术后来还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外,该书还披露了重庆湖广会馆、重庆市体育场、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山城宽银幕电影院、中共重庆市委枇杷山办公大楼旧址、国泰艺术中心等地标建筑的设计、建设及修缮故事。
与时间赛跑
抢救行将消失的记忆
“出版这套建筑口述丛书,纯属偶然。”该系列丛书主编戴伶在首发仪式上称,她早年认识了重庆知名建筑师刘建业,刘老年过七旬却依然执着忙碌于规划建筑事业。
在一次交流中,刘建业神采奕奕地讲述了想为重庆建筑以及建筑师做一个展览和一本书的梦想,理由是建筑在常人眼里,是硬邦邦、冷冰冰的,其实每一个建筑背后都深藏着设计师、建筑师的理想和追求,讲述着有温度且鲜活的故事。
带着感动、好奇、感慨和渴望,戴伶及团队开始“触摸”母城渝中的特色建筑,希冀探究附着在建筑本体上的历史文化,寻觅建筑与建筑人蕴藏的精神世界。
之所以采取口述历史的形式,在戴伶看来,细节和平凡个体往往被传统历史书本忽视,但这却是奔腾历史长河中一朵朵灵动的浪花。她希望该手法展现给读者这样的历史——在我们家中、楼里、社区,生活着各种历史老人,他们与我们昨天和今天的生活环境、思想气质有着密切关系。而在时间的不可抗力下,随着历史的见证者们接二连三地离我们而去,如果不去记录,去抢救,可能下一秒,那些人,连同他们经历的那段历史就会悄然沉落在时间沧海中,从此再无迹可寻了。
为此,该书的创作团队通过资料查询、熟人介绍、慕名拜访等多种形式,走访了主持湖广会馆前期调研测绘、设计工作的著名建筑师张兴国,湖广会馆修复工匠叶乐亭,重庆市体育场设计者尹淮的次子尹元良,重庆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设计者龚达麟的长子龚国全,凯旋路电梯设计师葛庆英,嘉陵江索道及长江索道工程师龙通全等大量亲历者或见证者。
“这些设计师、建筑师、史学家、文艺家及其后人拿出自己珍藏一生的手稿、图纸和史料,毫无保留地给予我们热情帮助和鼎力指导。工程师陈荣华三次前往人民大礼堂做实地讲解;史学家周勇亲自梳理文脉,收集史料;设计师张从正带病接受采访;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院院长景泉亲临重庆作专业指导并提出建议……这才最终将建筑本体的生命和温度、城市文化的维度和深度,跃然于图片、手稿之上。”戴伶说。
赓续传承
以史聚集发展的澎湃动力
不忘来路,始知归处。“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因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遗存而闻名遐迩,探索建筑的历史细节,不仅是文化寻迹的一种新途径,也是赓续传承、以史聚力的方式。”该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主任陈大奎称。
本书建筑的筛选原则,主要依据建筑物的知名度、在历史上或建筑史上的地位、作用、影响和典型性。在叙述建筑物的发现、保护、修复、建设时,也用较大篇幅将与之有关的史实作了概要介绍,以期能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反映重庆建筑发展的进程及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发挥存史、育人的积极作用。
丛书在文献、档案资料的选择上,亦有所创新。以往的文史资料,多以文字语言为主,辅以一些有关的照片。而在本系列丛书中,读者不但能看到与内容息息相关的照片,还能看到建筑设计图纸、设计师手稿、相关文献材料和珍贵历史影像。这些珍贵的图像资料,均为经过授权使用的第一手记录,其中很大一部分为首次面世,使丛书兼具了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教授表示,该系列丛书以建筑艺术的视角,以历史文献与口述相结合的特殊的方式,以极大的努力记录了近代以来重庆的一段非凡历史,走出了一条在亲历之人大都远去的条件下“三亲”之路的新途径,是一项优秀的成果,尤其是记录了包括杨廷宝(公认的“中国建筑四杰”之一,即梁思成、杨廷宝、童寯、刘敦桢)在重庆设计的美丰银行、嘉陵新村国际联欢社、跳伞塔等在内的遗珍,不仅尊重了历史,更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记忆,十分难能可贵。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东称,城市的发展和魅力展示,往往不仅是高楼大厦,而是城市的细节中找到人们可以驻足的地方,可以休养生息的地方,可以逗留把玩的地方。该丛书通过专家的讲述,系统地介绍了重庆城市自清末以来的发展变化,是图文并茂的“城市历史图说”,表达了对重庆城市历史、现实和未来的认知、体验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