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爱尚重庆系列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树名医创名科 铸名术兴岐黄
第014版:商务
上一版 下一版 
2021爱尚重庆系列主题消费促进活动助力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树名医创名科 铸名术兴岐黄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2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江北区中医院
树名医创名科 铸名术兴岐黄

    江北区名中医、针灸一科黄宗菊在酉阳开展医疗帮扶工作

  近年来,江北区中医院外树形象、内强素质,注重发挥品牌优势,加强重点专科建设,探索“名医、名科、名术、名院”的发展之路。医院汇集了欧阳作理、秦耘、叶秀英等一大批医术精湛、各具专长的名老中医,使医院成为以儿科、针灸科、妇产科、眼科等为代表的具有显著中医特色和优势的医疗机构,着力打造出一批在全市拥有较高知名度和技术优势的特色专科,“树名医、创名科、铸名术、建名院”。

  在一批批中医人的努力下,江北区中医院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学科建设完善、技术力量雄厚、中西医并举的二级甲等中医院、全国示范中医院,医院拥有国家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市级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国家级特色专科1个、市级特色专科1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3个。

  针灸科

  针途漫漫妙手解病痛

  缓解渐冻症、小儿抽动症,有效治疗帕金森患者,助力中风病人功能康复……一直以来,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不断解决疑难杂症,让针灸作用于更多病种,为患者带去更为精湛的医疗服务。

  针灸科广泛开展了平衡针灸、董氏奇穴、靳三针技术、腹针、肌痛点、风湿与疼痛三联疗法等中医技术,并应用3种院内制剂,科学地结合使用现代理疗技术及康复技术,加快病人病情的康复,并加强中医特色护理技术,通过中医辨症施膳、面瘫操、八段锦等加强远期治疗效果。自2019年起突破传统治疗,针灸科加强多学科协作,完善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已成功介入骨科和神经内科的术前和术后康复指导,有效助力患者的康复。

  在传承中医国粹的道路上,江北区中医院针灸科充分发扬中医药文化的优势特色,兼收并蓄、中西合璧,谋求传统治疗和现代技术的融合创新,已经发展成以中医为主,集中西结合、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重庆市中医重点学科。作为优势特色科室,针灸科人才辈出。针灸一科主任黄宗菊是全国首席中医健康科普专家、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弟子、重庆市江北区中青年创新拔尖人才……她孜孜不倦追求,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引入超声引导针刀,经三联序贯疗法运用于严重的、顽固性的疼痛治疗以及关节肿痛、风湿类疾病临床治疗;针灸二科王容坚持以“筋伤顽疾,病证结合,法当综合,防治并重”理念,擅长应用古典针灸、浮针、穴位埋线、内热针治疗颈肩腰腿痛等各种疼痛类疾病及面瘫、面痛、中风、失眠、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等疾病。

  眼科

  传承36载开启光明视界

  说起江北区中医院眼科,在不少眼科患者的心中,赋予了美好温情的记忆,眼科张氏三代人治眼疾也成为一段佳话。

  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的江北区中医院眼科,跨越两个世纪的发展,历经三代传承,见证了医院的跨越式发展。作为重庆市唯一一家采用纯中医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特色专科,江北区中医院眼科在传承与发展中融汇中医眼科精髓,弘扬“医匠”精神。

  1985年,重庆市名老中医张泽生来到江北区中医院创建了眼科,确立了“纯中医中药治疗眼科疾病”的发展之路,并延续至今。创建之初,其子张雷、张弘星先后随父亲一起来到医院,看病问诊。

  张雷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传承了父亲的学术经验。学医之初,第一课老师提到的“医者仁心”他铭记在心,并坚持践行。经过40余年的医术积累,张雷对眼病中的黄斑病变,病毒性角膜炎、结膜炎,虹睫炎,中老年初中期白内障,视网膜术后后遗症等眼病的中医药治疗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研发了治疗黄斑病变的《六味化斑汤》《黄斑一号》《黄斑二号》等10余个治疗眼疾的中药方剂。他的年门诊量已达1万余人,且“线上”看诊患者无数,真正做到了将处方传遍祖国各地,用医术温暖众多患者。

  历经36年发展,科室现已有3个诊室。“中医注重传承,讲究师带徒。”张雷表示,除了继续服务患者,也会把自己的家传医学传授给科室的年轻医生。另外,儿子将从医学院毕业,届时将跟从张雷学习,让家传医学得到更好的传承。

  营养科

  运用食疗让人吃出健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是春。发展传统特色科室优势的同时,江北区中医院大力创设新的科室,培养新生代骨干医师。医院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明确了一系列专科技术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各专科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加大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力度,提高医院医疗技术影响力,促进了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专科技术水平逐年提升。营养科和睡眠身心科正是在此举措下兴起的科室。

  2016年,江北区中医院在发展中医、中药、康复、理疗、制剂等专科优势基础上,创建了营养科,努力将营养科建设成为中医特色营养食疗专科,并将该科建设作为丰富医院中医文化内涵和打造医院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科主任廖常英长期从事临床营养诊疗工作,带领科室研制以效果为导向,兼顾美味与美学的中医特色食疗营养食品,擅长针对不同体质、疾病、病症,综合考虑不同地域、节气,予以中医辨证施膳指导,制定个性化营养食疗方案,制备中医特色食疗营养食品。把食疗变成临床常规诊疗手段之一,给患者提供营养风险筛查、营养评估、营养治疗、疗效随访。

  作为科室的创始人,廖常英拥有西医、中医、营养学的背景知识,遵循“寓药于食,良药可口”的理念,通过对临床疾病的理解,用中西并举的方法,用食疗的形式,预防和治疗疾病以及康养保健。建科不久,营养科就很快脱颖而出,2017年被市营养学会评为先进基层单位,2018年被中国中西结合营养学会专业委员会评为《营养食疗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点单位。改善弱视、近视、远视的韭菜曲奇、胡萝卜曲奇,健脾开胃棒棒糖、桃酥、喜饼,产后体虚、产后缺乳补益的阿胶糕、祛湿茶,治疗须发早白的九制桑麻丸,治疗黄褐斑的七白散、玉肌膏这些都出自营养科。目前,营养科已为院内半数科室研发制作了专科特色营养食疗制品,研制了营养制剂38个、中医特色食疗产品10个。

  睡眠心身科

  海派中医让患者好梦

  “黄医生,谢谢你,短期内治好我的失眠症。”在江北区中医院,副主任中医师、睡眠心身科主任黄文强用中医治失眠有着自己独到的方法,赢得了失眠患者的称赞。中医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出身的他,还同时拥有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作为海派中医颜氏内科第四代传人,黄文强深受国医大师颜德馨气血论治失眠症学术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失眠症尤其是新发的失眠,多由思虑过多、情志不遂、使得心火上炎,肝郁气滞、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痰、火、瘀交结,导致心神不宁所致。在临床多先从心火、肝郁并治,同时注重患者的气血阴阳的变化。选方用药从调神、调气、调血三个基本层面考虑。黄文强认为,病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如果能达到3个小时以上,是可以通过中医中药来治疗,恢复正常睡眠的。同时,还可以配合针灸、推拿、足浴、耳穴等方式来进行治疗。

  自2016年9月建科,科室以中医为特色,结合西医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通过睡眠呼吸监测、心理测评的方式明确病因,了解病情,再根据病人体质及睡眠习惯,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西医结合心理的治疗方案,并进行睡眠治疗的管理,为越来越多的失眠患者带来福音。

  何婧 李丽 图片由江北区中医院提供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