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则护航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感教育孩子切勿“拔苗助长”收视率造假以更大“蛋糕”惠及于民厚德强技 职引未来
第009版: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用规则护航提升市民出行安全感
教育孩子切勿“拔苗助长”
收视率造假
以更大“蛋糕”惠及于民
厚德强技 职引未来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1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渝论青年说

教育孩子切勿“拔苗助长”

何顺成

  近日,一名博士“虎爸”毛某因逼一双还在上小学、幼儿园的儿女学习高数,其间甚至谩骂、殴打子女,其妻子郑某向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此事一经曝光,就引来了众多网友的讨论和质疑。然而,这位父亲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反而认为管教孩子属于“家务事”,拒绝接受相关人员的协调。此举,对两个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是,当部分家长以“为你好”为由,填鸭式灌输超纲的知识和技能,这种“期望”就变成了“强迫”。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对于家长的安排只能“言听计从”。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不但给年幼的身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甚至还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产生不良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成长道路势必会亮起红灯。

  今年通过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22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这不仅明确了家长们教育孩子的义务,更给家长们指明了教育孩子的方向。

  童年,应该是自在快乐的。孩子们在这一阶段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自我。这个时期,如果家长过度干预,甚至扭曲孩子们的发展,百害而无一利。作为家长,我们要因势利导,用孩子喜欢的、适应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致力于开拓他们的眼界,增长他们的见识,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而不是猛药急攻、拔苗助长,以所谓“狼妈虎爸”式的教育方式“偷走”孩子们应有的正常童年。

  (作者系重庆大学新闻学院学生)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