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激发着新时代青少年埋藏于心的爱国主义情感,不断为奋进新征程贡献力量。小学生作为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注重从小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响应中央号召,回应时代诉求,顺应教研需求,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贯通教学内容。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小学课程要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就必须将价值观引导、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要落实中央关于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相关要求,贯通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德性养成的内在脉络,增强课程教学的思想引导、情感认同与精神涵育功能,培根铸魂,启智增慧,推动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大格局。
推动文化赋能。爱国主义的本质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要坚持不懈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学生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民族情怀;革命文化中的一系列革命精神及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袁隆平、屠呦呦等杰出人物的追梦故事,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都是爱国主义的集中体现。小学课程要将这些鲜活的素材、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融合起来,创新教学模式,深入推动重庆本土文化的开发和运用,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中国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
创新教学实践。新时代的青少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富有朝气的力量,是爱国主义教育必须重点聚焦、精准发力的群体。要加强师资培训,通过举办讲座、交流等形式,引导教师对爱国主义教育从理念认同到教学践行;要以“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小学英语主题赛课的成功举办为契机,聚焦爱国主义教育,践行课程思政,坚定学生文化自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引导小学生涵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
(作者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