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老年人“急难愁盼”如何解决?奥密克戎再次证明中国防疫政策合理性直播打赏该怎么管?科研人员发现“隐形版”奥密克戎毒株江津:精细化管理 打造“净畅亮绿美”城市风貌四川省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第007版:时事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11月份CPI同比上涨2.3%
自主创新 追求卓越
老年人“急难愁盼”如何解决?
奥密克戎再次证明中国防疫政策合理性
直播打赏该怎么管?
科研人员发现“隐形版”奥密克戎毒株
江津:精细化管理 打造“净畅亮绿美”城市风貌
四川省仪陇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国有土地使用权拍卖出让公告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2 月 10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金额越来越高,纠纷越来越多……
直播打赏该怎么管?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白佳丽 刘惟真

  不久前,33岁的网红女主播“豫北女保安”赵冯冯不幸遇害,犯罪嫌疑人是她的“粉丝”,曾为其打赏不少。

  “线上刷得爽,线下悔青肠。”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的兴起,一些主播靠打赏赚得盆满钵满,但围绕直播打赏产生的各类纠纷也日益增多。

  越来越高的金额与越来越多的纠纷

  进入直播间,观众通过直播平台购买虚拟货币,再兑换成虚拟礼物赠送给主播。靠着打赏,不少主播钱包鼓起来了。

  一位网络视频公司负责人向记者坦言,近两年来,直播业务中产生纠纷最多的就是打赏,其中不仅有用户起诉主播的,也有用户的配偶、父母起诉主播的,“而且这类纠纷原因复杂,处理的难度也比较大。”

  记者近日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直播”“打赏”为关键词,共检索到1299篇文书。其中2017年及以前仅有33篇,而2019年至2020年纠纷数量快速上升,2019年270篇,2020年达到551篇。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直播打赏动辄豪掷千金,高额打赏主播情况频现。在多个直播平台做过主播的胡女士告诉记者,“用户一次打赏几万元也正常。”

  今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网络表演经纪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网络表演者不得以语言刺激、不合理特殊对待、承诺返利等方式诱导用户消费。但记者在多个平台观看直播发现,主播直白地要求打赏的情况十分普遍。

  未成年人打赏、“私相授受”、逃税等问题凸显

  在众多直播打赏纠纷中,未成年人打赏、下播“私相授受”等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一位家长告诉记者,近日自己7岁的孩子玩手机给主播打赏礼物,在某平台充值15128元,且主播存在诱导充值行为。家长向平台电话举报后,“客服一开始同意退款,但后来又找各种理由不退,说无法证明是未成年人消费。”

  下播“私相授受”也是监管的“灰色地带”。记者调研发现,在直播过程中,有主播会明示或暗示“榜前10可加微信”。某网络视频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情感暗示”“打擦边球”是直播间吸引打赏的常用方式,加微信也是刺激打赏的重要手段。

  此外,直播打赏收入还可能存在偷逃税款问题。多位受访专家指出,目前对于直播打赏等新型网络收入的纳税申报与监管体系尚存部分空白。

  推动直播打赏冷静期落实到位,督促平台规范打赏行为

  直播经济火热,营造清朗运营空间势在必行。

  业内人士建议,应将直播打赏冷静期落实到位。早在今年2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必要时设置打赏冷静期和延时到账期。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等指出,直播打赏冷静期目前落实尚存在差距。

  其次,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直播平台的监管,督促平台对打赏上限、到账时间等予以规范。

  北京奥肯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李传文提醒,网络主播要增强法治观念,不能为了吸引“粉丝”打赏而虚构个人资料。成年观众也应理性消费、理性打赏,在主播和平台未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一般不能要求退还打赏款项。(据新华社天津12月9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