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 改造茶叶基地防水土流失
近日,南川河图镇长坪村三组的茶叶基地里,一辆辆小型翻斗车正在运送红砖、石块和混凝土砂浆等材料,工人正在砌筑排水沟渠。这是当地正在实施河图标准化茶叶示范基地1650亩水土保持项目的施工现场。
河图镇海拔600多米,属丘陵缓坡地带,茶叶基地土地有坡度,一下雨泥土泥浆就会顺着往下滑,水土流失严重。实施坡改梯、排灌渠、田间道路、林草等水土综合整治措施后,就能形成遇旱能灌、遇涝能排、兴水固土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
“一个30亩茶园的含水量,相当于一座小型水库,因此大面积种植茶树带来的水土保持效果是非常可观的。”项目负责人唐永松说,通过茶叶基地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将形成一道绿色生态屏障,治理区形成泥不下山、水不乱流、蓄水保土、沟渠相连、道路相通,以茶叶产业推动和巩固水土流失治理。
目前,基地水土保持项目已经完成蓄水池9座、截排水沟12公里、耕作道10余公里。
南川融媒体中心 黎明
大足:
推广水肥一体化减少用化肥
长满蔬菜的土壤下面有一个地下灌溉系统,这就是水肥一体化管道,化肥融化于水中进行输送。在大足区三驱镇大桥村大水井蔬菜种植合作社,有400余亩菜地配置了水肥一体化管道系统。
采用水肥一体化系统进行灌溉和施肥,可以提高种植物根部的精准有效施肥,相对于播撒施肥方式,既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又能提高化肥的利用率,节约成本。
科学施肥,减量增效,是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要求。大足区农业部门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工作,把蔬菜、果树等经济作物种植大户作为化肥减量责任主体,综合采取作物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水肥一体化、施用高效水溶性配方肥等技术措施,把传统的大面积撒播肥料方式,改为深翻深施或穴施,减少肥料使用。今年前三季度,该区化肥使用量为18500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5吨。 大足融媒体中心 邓小强
奉节:
种植大黄行情好收益高
近日,奉节县云雾乡红椿社区2000余亩大黄迎来了收获季。今年大黄品质不错,收成也好,市场价卖到了9.8元一斤,行情很好,基地亩产有2000多斤,预计收入5000万元。
红椿社区地广人稀,土地连片且肥沃非常适合种植药材。奉节县跃航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当地流转土地,建成中药材标准示范基地和初加工工厂,带动58户农户种植大黄。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提供种植技术,并按照市场价格收购农户种植的大黄,进行加工、烘烤后销售。
大黄种植实现丰收,成为红椿社区的支柱产业,老百姓也种出了“甜生活”。下一步,云雾乡将围绕产业、文化、旅游三融合,延长中药材产业链,构建“一村一品”产业格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奉节融媒体中心 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