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特色科室在南坪宏声广场开展义诊活动 |
南岸区中医院(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长江南岸的南坪核心区,始建于1950年,经过70多年的积淀,医院已发展成一所“中医特色鲜明、诊疗技艺精湛”的现代化综合型二级中医院。拥有1个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2个国家级中医特色专科骨伤科及康复科、1个市级重点专科骨伤科、1个区级特色专科脾胃病科。
今年来,医院加强内涵建设,增强市民就医获得感,推进“党建+服务”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业务工作、疫情防控等有机融合,以党建为引领,多举措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打造品质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市民就医更安心、更放心、更舒心,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微创术融合中医特色 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
近年来,南岸区中医院充分发挥“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充分利用党员示范促服务。医院选优配强中干队伍,择优秀党员专技骨干担任科室负责人,并担任党小组组长,促使党员干部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
“想要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必须发展业务,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来拓宽新业务,这样才能让科室发展壮大,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在医院党支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南岸区中医院业务能力有了稳步的提升,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中西医结合特色治疗。医院外科、妇产科、骨科团队在林顺朝主任、柯代玲主任等带领下致力于开展微创手术+特色中医治疗,减少传统的开腹手术,实现了广大患者“不动刀或动小刀治大病”的愿望,赢得一致好评。目前,外科已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腹腔镜疝修补术、输尿管镜下碎石取石术等;骨伤科已开展椎间孔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椎体成形术、关节镜手术等。妇产科已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全切除术、附件切除术、妇科肿瘤切除术、输卵管异位妊娠清除术等,这些切口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的术式也打消了女性患者害怕留下手术疤痕的顾虑。
同时,南岸区中医院在术前及术后广泛应用中医中药,打破了外科手术处理一直沿用西医传统方法的局面,对患者术后尽早康复具有积极意义,拓展了中医中药在外科领域的治疗作用。92岁的杨世碧老人,今年她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粉碎性骨折入院,骨伤科副主任医师邓伟、副主任中医师张圣华团队选择切口小、出血少的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微创手术方案,术后联合中医特色治疗。1周左右杨婆婆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术后恢复良好。
通过“党建+业务”融合机制,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并日臻成熟,让百姓在家门口便能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健康“守门人”真情服务
增进居民幸福感
跟其他区级中医院不同的是,南岸区中医院还有一个身份——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个身份意味着,医院党支部领导班子和医务人员和周边百姓联系更为紧密,担子更重了,责任更多了。“要引领本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也立足打造品质化社区服务中心,让惠民健康服务入人心,成为周边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医院党支部书记周锡国说。
“公卫工作是我院的重难点项目,今年,党政办联合社区科、社区站党小组等针对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重点人群提供进社区家医签约、入户体检、残疾人家庭精准康复机托养、中医健康指导、义诊宣传等服务,大力倡导全社会对慢病患者、残疾人家庭及困难群众的的关爱。”
在医院公卫事业的发展中,也涌现了石春花等一批优秀的医护人员。
11月8日,重庆主城降温了,家住南岸区南坪街道正街社区的78岁老人徐昌余内心却很温暖。这一天,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的家庭医生石春花敲响了屋门来查看他的健康状况。党员石春花是医院“石春花家医团队”的领队,进门后问候老人后,便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家庭医生入户探视包”,为老人测血压和血糖,并仔细询问了老人近日的身体、用药和饮食情况。“石医生好得很,经常来看我,一直关心着我的健康。”握着石春花的手,徐昌余感动地说。
像徐昌余老人一样,越来越多的辖区老年人真切享受着医院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打个电话就能得到指导建议,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团队全程制定健康管理方案。团队成员们经常深入辖区,走家串户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政策,不定期到行动不便的签约老年人家中,进行护理和用药指导,结合身体状况给予健康指导意见,切实解决了他们看病就医不方便等问题。
医院承担辖区17万余人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院组建32个家医团队,择优秀党员担当团队长,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居民提供签约服务,目前已经建立居民健康档案136102份,完成率91.1%,慢性病管理12106人,管理率达标,老年人健康管理17897人,完成老年人体检总数15132人,完成签约40920人,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兜实社区健康“网底”
给予百姓安全感
基层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看作是疫情防控战线上的第一道防线,社区医务人员也被称为是群众身边的“守门员”。为了兜住、兜实社区防控“网底”,南岸区中医院(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群人,奔赴疫情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和医务人员的责任与担当。
王静就是其中的一员。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王静主动请缨参加中医医疗支援队伍,随时等待征召出发。作为医院新冠肺炎防控技术组成员,面对可疑的发热肺部感染患者,她冲在前面,参与了可疑新冠肺疑似病人的院级会诊评估工作。经请教名中医夏中和,她拟定了院内新冠肺预防茶饮,在院内为医师和患者免费提供,在区内隔离观察点及部分机关单位推广。王静还被征调前往区内市第五人民医院感染三病区,负责参与无症状感染者管理、核酸复阳者诊疗和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工作。今年她牵头组织了南坪街道辖区居民的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和集中核酸采样等重要工作。
王静说,成为一名慈心惠民、济世救人的医师是她人生的志向和追求。其实这不仅仅是她的,也是医院全体医务人员的追求。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爬楼梯入户为居民上门打疫苗、加班为居民采样、疫情期间上门送医、加班加点设点进行核酸采样……这些是医院很多医护人员的共同经历。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医院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12份,收到请战书168份,其中支部党员全部请战,成立14个排查小组,179名医务人员参与三人排查小组,开展入户排查10601户,排查人数20550人;疫情期间上门送医117人次,完成各类人群采样7972人次;开具解除隔离告知书4520人,开具健康证明书9000余人;完成辖区居民接种近25.6万剂次;11月重庆疫情反弹以来,中心紧急组建7个集中采样组,其中6组由党员担当点长负责统筹协调,完成辖区居民核酸采样4.4万人次。
何婧 图片由南岸区中医院(南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