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公交车何时到站,该区域有哪些公交线路,通过手机App查询一目了然。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已建成公交智能化应用示范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公交车辆GPS定位以及4G视频系统,实现车辆运行轨迹实时监控、车辆到离站自动播报以及运营全过程可视化;与多个平台合作,提供手机客户端公交动态信息查询;建成公交智能电子站牌40块,覆盖线路128条。目前,中心城区684条公交线路、8000余台车辆全部实现到站实时查询。
不仅如此,重庆已经实现全国公交一卡通互联互通,移动支付全覆盖,中心城区公交刷卡及扫码支付占比已超96%、领先全国;轨道交通,已经实现了与成都、上海、广州、北京4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扫码付互联互通功能;全市73个联网车站实现了网上购票等多种支付方式。
优化线网结构
路网运行效率更高
今年9月1日,小巷公交3102线南岸青源路—轨道茶园站正式开通,沿线3万多居民实现了便捷出行:家门口乘公交、下车换乘轨道交通。
之前,附近居民要步行30分钟到达公交站。3102线投运后,从青源路到轨道茶园站只需20分钟,实现了支次道路与主干线的有效衔接。目前,中心城区已累计开行13条小巷公交线路,每天运送客流量1万多人次。
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已经构建起包括小巷公交在内的“快、干、支、微”四级公交线网层级,即开通了公交快线,规范了公交干线,发展了公交接驳专线,试点了公交微循环线——小巷公交。
这个四级公交线网层级的建成,得益于中心城区“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智能联合实验室”以及公交智能大数据平台的建成。有了它,整体路网运行效率得以提升。
打造智慧车站
车站疏运效率大大提升
在轨道交通6号线国博智慧站,乘客只需用手指轻轻一点站厅综合信息显示屏,所有车辆及出行信息一目了然:双向线路列车到达的时间,以及首末班发车时间,出入口周边的街区图、公交线路。
“有了它,乘客不用担心下了列车找不到换乘的公交车,也不用担心找不到离目的地最近的出入口。”市轨道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博中心智慧站通过增加智慧导向信息系统,建立智慧安全管理平台等举措,初步实现了车站智慧运营、智慧运维和智慧服务,64个出站自动检票机可同时开启,车站通行能力翻了一番。同时,重庆西站、凤鸣山站和悦来站也建成了轨道智慧车站。
长途车站也变“聪明”了。我市已经建成的四公里枢纽和合川站智慧客运车站,实现了刷脸购检票、车辆智能排班等功能,站场疏运效率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