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2015年11月7日 中新双方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 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红孩子”是这样“炼”成的点亮重庆地标 致敬全国道德模范体悟思想伟力 汲取党史滋养 激扬初心使命砥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川渝探索建立环评“白名单”机制 和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庆交通变“聪明” 市民出行更“智慧”
第0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2015年11月7日 中新双方签署“中新(重庆)战略性 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框架协议
“红孩子”是这样“炼”成的
点亮重庆地标 致敬全国道德模范
体悟思想伟力 汲取党史滋养 激扬初心使命砥砺奋进新时代新征程
川渝探索建立环评“白名单”机制 和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重庆交通变“聪明” 市民出行更“智慧”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07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好“双城记” 共建经济圈

川渝探索建立环评“白名单”机制 和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本报讯 (记者 陈维灯)重庆日报记者11月6日获悉,川渝日前“云上”签订《关于建立区域环境准入协商机制合作协议》(以下简称《环境准入协议》)、《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气候变化协议》),将探索建立跨区域环评协商机制,推动共建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促进成渝两地生态环境保护再上新台阶。

  据介绍,《环境准入协议》明确了双方主要在建立跨区域环评协商机制、建立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机制、协调开展“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建立环评和排污许可交流共享机制、推动统一两地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等方面开展合作。同时还将探索建立邻近区域引入建设项目“白名单”机制,对可能造成相互环境影响的区域,协商建立引入项目“白名单”,该类项目环评可不跨区域征求意见,大大缩短环评审批时间。

  两地生态环境部门表示,将进一步协调沿江工业空间布局约束,严控重污染企业和项目向成渝地区转移,逐步推动统一成渝两地生态环境准入要求,共同严格“两高”项目环境准入。

  《气候变化协议》指出,川渝两地将在推动战略规划协同、共同争取国家支持、推动共建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深化减污降碳合作、推动创新示范协同、加强能力建设合作等方面进行强化。双方将共同争取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开发和交易、气候投融资、碳普惠创新、林业碳汇、试点示范、对外合作等方面支持政策,协同争取更多水电等清洁能源留送川渝两地。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协议,双方将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依托双方已有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共同探索推进川渝两地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联合开展碳普惠机制调研,探索相互认可的核证减排量等措施。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