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进博会五大看点前瞻红旗不倒 火种绵延抓住“党建、空间、文化、服务”四个关键词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口粮绝对安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建立“三协同”机制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第0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第四届进博会五大看点前瞻
红旗不倒 火种绵延
抓住“党建、空间、文化、服务”四个关键词
我国粮食库存充足、口粮绝对安全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
建立“三协同”机制 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重庆日报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04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奋斗路 启航新征程

红旗不倒 火种绵延
——大别山精神述评
□新华社记者 孙楠

  巍巍大别山,绵延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区,横亘于神州大地腹地。

  英雄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孕育了著名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两支参加长征的部队源于此。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大别山于中国,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力量,鼓舞着一代代后来人接续奋进,成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迈向民族复兴的不竭动力。

  坚守信念,28年红旗不倒

  “只要我不死,就要闹革命!”黄麻起义时担任赤卫队队长的程儒香牺牲前口含鲜血大声疾呼。

  在整个大别山革命历史中,像程儒香这样不怕牺牲的英烈并不是个例。在极其艰苦的斗争形势之下,面对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和威逼利诱,是什么令他们如此无畏?

  坚韧不拔的精神、矢志不渝的信仰,激励着大别山区共产党人奋勇向前,成为他们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最强大武器和力量。

  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永不熄灭。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1927年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到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大别山区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和22年革命武装斗争不间断的传奇,近百万人为此献出宝贵生命。

  勇当先锋,胸怀全局肯担当

  在参加长征的四支红军部队中,有一支虽不是最早出发却最早到达,并实现了长征途中人数不减反增、成功创建革命根据地壮举的队伍。这就是重建于大别山地区的“北上先锋”红二十五军。

  毛泽东称赞,红二十五军“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红二十五军勇当先锋、胸怀全局的奉献精神和伟大品格,深植于大别山区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血脉之中。

  1947年8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千里跃进大别山。

  面对国民党军队调动主力回援、围困敌军增至约20万人的极端艰苦斗争形势,刘邓大军毫不退缩。

  邓小平这样激励部队:我们在大别山背重些,其他部队和地区就能大量歼灭敌人和深入开展工作,这对全局极为有利,我们再削弱再吃苦也要坚持住。

  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在组织需要的时刻甘于牺牲、顾全大局,是大别山精神的鲜明体现。

  团结一心,朴诚为民守本色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有一面青砖墙。墙上誊抄着《中国(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

  这面墙,承载着无数农民成为土地主人的期盼,见证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不变初心。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

  从红军公田碑到《粮草通知》,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到“损坏东西要赔”“不打人骂人”……党和军队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与人民群众结成鱼水一般的情谊,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得民心者得天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如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大别山精神正迸发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沿着革命前辈的足迹继续前行,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