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西部最大特色柚优势产区庆铃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机电集团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成效显著
第005版:重报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共建西部最大特色柚优势产区
庆铃以科技创新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重庆机电集团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成效显著
    
 
重庆日报 | 重庆日报农村版 | 重庆科技报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主办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 年 11 月 01 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创业 促创效 争创优
重庆机电集团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成效显著

  日前,从重庆机电控股(集团)公司传来好消息,该集团今年1月-9月新增订单同比增长37.8%,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4%,经营性利润同比增32.9%,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创下近五年最好水平。

  近年来,机电集团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部署要求,集中精力抓创业、促创效、争创优,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体制、试机制、试模式改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本布局优化,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聚焦创业

  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运作模式

  在转换管控模式方面。机电集团积极探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资产经营+资本运营”管理体制,构建“集团总部—二级产业集团—三级生产经营企业”的管控模式,打造小而强的集团总部。

  目前,该集团总部部门由16个减少为11个,人员由70人减少为56人。将原有10多个产业板块,专业化重组形成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交通装备、零部件以及产业金融“4+1”产业布局;将二级产业集团打造为利润中心,将三级企业打造成为管经营的成本中心。

  该集团还新组建了金控投资事业部,探索建立“总部+产融平台+基金投资”的产业投资基金集群,推动产融协同发展。

  为了实施差异化授权放权,机电集团一方面加强行权能力建设,董事会下设战略与投资、风险与审计、提名、薪酬4个专门委员会,承接市国资委授予的决定中长期战略规划、调整年度投资计划、主业范围内新设超过三级企业等10项出资人权利。

  同时,该集团将二级以下企业领导人员管理权限下放到二级企业党委。对二级产业集团差异化授放14项—16项权利。

  通过直接培养孵化、市场整合等方式,积极布局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轨道交通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做强做优实体产业,机电集团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增量产业培育机制。

  目前,该集团已建成11个数字车间和1个智能工厂,实现“重庆造”国产化计算机批量上市、第六代重卡成功上市,组建合资公司建设运行国家北斗数据中心重庆分中心。今年上半年,西计公司在民品市场取得突破,订单同比增长33%;重标公司获取单笔订单新高;上汽红岩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市场开拓,重卡单月出口首次突破500辆。特别是机电集团旗下装备零部件公司,通过积极抢抓大客户订单和新项目增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0.2%。

  聚力创效

  转变机制激发老牌国企动力活力

  近期,机电集团在所属二级企业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并与58名经理层成员签订岗位聘任协议和经营业绩责任书,建立薪资收入与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强挂钩机制。

  该集团还出台经管、技术、技能人才3条线的非领导职务评聘管理办法,打通非领导职务晋升成长通道;制定实施员工总量调控、市场化选聘、全员竞争上岗、综合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2017年以来对综合考核未达标的管理人员降免职30人次。

  在深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方面,该集团通过健全人工成本管控、工资总额确定、全员绩效考核等制度流程,2013 年以来人工成本、工资总额年均增幅控制在1%、1.2%以内,同时在岗职工人均工资年均增幅达10.8%;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上不封顶、下不保底”的绩效薪酬分配制度,同一层级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差距达5倍;推动收入向关键岗位人员倾斜,工程技术类骨干岗位薪酬基本达到或超过中层管理人员年均薪酬。

  该集团所属世码德公司探索实施了期权激励,通过增资扩股释放9.9%股权作为股权激励来源,10名骨干员工按照经评估的每股净资产对应价支付认购资金,分4年进行4期行权,有效激励、吸引和保留了企业关键人才。

  同时,该集团还在所属增材制造公司探索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明确员工持股平台累计持股14%,首期9名骨干员工已签订《合伙协议》并完成出资款缴纳;在所属重通集团、气压公司、专用车公司等3户企业开展经营层业绩对赌。

  有效激励下,上半年,机电集团在风电市场、煤化工等领域均取得突破,订单大幅增长。集团18户主要生产型企业产品准时交付率90.9%,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鸽牌公司、军通公司及长轴公司准时交付率超过95%。

  坚定创优

  加强创新研发培育企业竞争优势

  今年以来,机电集团创新研发成果不断涌现:旗下气压公司高压无油压缩机无故障运行超800小时,有力保障了“天和”号空间站核心舱和货运补给船成功发射;军通公司重点攻克的高空压制技术,实现了国产化应用,该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机床集团高精度蜗轮加工技术及装备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该集团正持续打造“集团研究院+二级产业集团研究所+三级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体系,建成国家级技术中心6个、市级技术中心28个,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和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0个,先后引进博士20余名,有力提升企业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制造业强基补链能力。截至2020年底,集团拥有授权专利总数达到4614件,其中发明专利285项,16项产品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今年以来,机电集团继续加大创新投入,上半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0.5%,研发费用投入强度(R&D)3.4%,完成重点新产品开发130项。

  该集团组建了重庆工业赋能创新中心,专注于研发填补行业空白、替代进口及具有较强市场潜力的产品技术;建立研发准备金机制,将每年研发费用投入的10%作为研发准备金。2020年,该集团研发费用投入强度(R&D)由2013年的不足1%提升至3.1%,智能制造产业规模增长20%以上。

  通过建立“1+6”创新激励体系和实行“两年一表彰,一年一推进”创新管理体制,机电集团创新先锋也不断涌现。该集团先后召开了四届科技进步表彰大会,表彰科技带头人、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188名,发放现金1000余万元,奖励科技创新成果61项。

  陆丰

3上一篇  下一篇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技术支持: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