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记者 张泉 董瑞丰)月球上火山活动何时停止?曾经的岩浆活动如何维持?月幔到底有多“干”?
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多项突破性进展给出了对月球演化的全新认识。
岩浆活动是月球的“生命”特征之一,月球古老的岩浆喷发活动留下的黑色玄武岩形成了人们所见的月海,月海玄武岩浆的持续时间和地球化学特征是理解月球热-化学演化的“钥匙”。
对来自美国、苏联的月球样品和地球上月球陨石的研究已证实,月球岩浆活动至少持续到大约28亿至30亿年前,但对于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科学界一直存在争议。
嫦娥五号在月球上的着陆点位于风暴洋西北处吕姆克山附近,远离“阿波罗”和“月球号”采样点。研究证明,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填补了美国和苏联月球采样任务的“空白”。
在最新的研究中,科研人员利用超高空间分辨率铀-铅(U-Pb)定年技术,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斜锆石、钙钛锆石、静海石)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的精确年代学数据为撞击坑统计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将大幅提高内太阳系星体表面的撞击坑统计定年精度。
该系列研究由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国家天文台主导,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开展,相关成果形成4篇论文,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1篇,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3篇。
科研人员介绍,此次研究采用的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定年和同位素分析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珍贵地外样品年代学等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